太極殿上,朝臣分兩排而立。
原本應該是喜慶的貞觀十一年的首次朝會,但是無論是坐在龍榻上的皇帝,還是站在殿下的大臣。
任何人的臉上都見不到一絲絲的喜悅之色。
便是李泰、侯君集等一衆人,此刻也是繃着臉。
長孫皇後坐在皇帝身側,面無表情的望着前面一衆大臣,心裡不知在想些什麼。
“父皇,群臣都已經到了!”李泰環視一圈,便與皇帝拱手道。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要在此地将趙辰拿下。
“陛下,忘憂包子鋪一案牽連甚廣,前萬年郡公趙辰更是涉嫌叛國通敵。”
“今日百官鹹集,定要将此案審理清楚,絕不放過任何一個亂臣賊子。”侯君集第二個說話。
如今他與趙辰的仇怨已經擺在了桌面上。
為了拿下趙辰,侯君集已經不惜親自上陣。
換句話說,隻要能在今日拿下趙辰,侯君集已經顧不上臉面什麼的了。
侯君集一開口,便有百官開始附和他的話。
“啟禀陛下,經過大理寺審訊,有忘憂包子鋪的掌櫃、夥計揭發他們東家趙辰,暗通吐蕃,企圖颠覆我大唐社稷。”
“如此死罪,請陛下嚴懲不貸。”
“不錯,大理寺少卿戴胄也以知曉此事,臣還聽說,那些掌櫃、夥計擔心趙辰報複,在大理寺天牢留下絕命書,上吊自殺了。”
“可見趙辰在他們眼裡,是有多麼的狠厲。”
“否則,誰會不顧惜自己的性命?”
“臣請陛下,嚴查此事,嚴懲趙辰。”
“臣請陛下,嚴懲!”
有官員開口,其餘官員都不用再說,直接山呼海嘯的與皇帝喊着。
“黃侍郎,本宮聽說趙辰待手下人極好,便是每月工錢也是旁人的幾倍。”
“他如何會是你說的那種人?”長孫皇後聽不得面前這些人污蔑趙辰,忍不住為趙辰說話。
“母後,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看趙辰平日裡和善的模樣,實際上他的手段可是讓人害怕。”
“兒臣審訊那些夥計的時候,他們還揭露着趙辰的狠厲,兒臣還與他們承諾,等此案結束,一定讓他們遠離這種是非,過上快樂的生活。”
“不想他們竟然……”
“母後,若非是被逼無奈,誰會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李泰與長孫皇後說道。
卻是把長孫皇後企圖為趙辰辯解的念頭堵死。
長孫皇後嗫喏兩下,看着前面的李泰,眉頭微微皺起。
“皇後娘娘,太子殿下說的在理,知人知面不知心,若非他足夠狠厲,他手下的那些夥計怎能不愛惜自己的性命。”
“而且太子殿下在審訊他們的時候,連刑罰都沒有用上,這些戴少卿都是可以作證的。”方才開口的黃侍郎與長孫皇後說道。
百官皆是看向戴胄。
戴胄皺眉,沉默片刻走出來,與皇帝說道:“審訊過程臣不知道,但他們那些人确實不曾有受刑罰的痕迹。”
戴胄這樣一說,侯君集便是趁勢道:“陛下,娘娘,既是如此,那些人必定怕極了趙辰,所以甯願以自己的性命來指證趙辰。”
“陛下,天意不可違,民意不可犯,現在長安城百姓,乃至整個大唐的百姓,都等着您為那些死去的人做主!”
“請陛下為天下百姓做主!”
“還死去之人一個公道。”
又是一陣山呼海嘯,太極殿内衆怒難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