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不需要呼吸的人類
第501章不需要呼吸的人類
厄斯金博士在第一次見到這個奇特的生物的時候,就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他終究年事已高,不可能作為人體改造的臨床實驗志願者,這個志願者自然是由藍諾們其中的一個來擔任。
在其他的世界,此類實驗已經成功過很多次了。他們有着豐富的經驗,所以并不擔心在人體實驗中出現什麼問題。
躺在手術台上的藍諾在麻醉中緩緩閉上了眼睛,不過麻醉藥什麼的其實隻是做給外人看的,真正的改造過程中,藍諾一直都是清醒的,甚至是靠着自己的思維對體内的循環系統的構建進行掌控。
人體改造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那一套蘊含着大量金屬的能量網絡在人體内的構建,如果任由能量網絡自由的在人體内構建的話,的确也可以完成循環,但效果顯然遠遠沒有主動控制來的好。
不過這個過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控制的下來的,那種一根根絲線穿透自己的身體,仿佛是被成千上萬根針穿入體内一般的感覺,是普通人無法忍耐的,更不要說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細緻的控制每一根線條在體内生長的方向,普通人早就痛暈過去了,也隻有藍諾的意志能夠輕而易舉的在這種精神幹擾之下,完成對體内的循環系統的自我構建。
這個過程其實就有點像是構建經脈,隻不過這一次的并不是運轉超凡能量的經脈,而是在人體内利用電能的循環系統。
能夠直接利用電能其實對普通人來說已經算是一種超凡之力,而藍諾能夠實現的效果也和人們幻想中的超凡者相差不多了。
在這種狀态下,他可以魔法師一樣釋放出雷霆,也可以利用地磁場像是仙人一樣禦劍飛行,但這一切都是利用的他可以理解的科技的力量,不需要看那些玄之又玄的天賦靈根,是否有使用這種電能的天賦,完全看被改造者自己有沒有毅力,在改造的過程中将自己的“經脈”設計的更加完美。就算在改造結束後其實也有重新設計構建的空間。
既然使用的是電能,那理論上就可以在自己的身體内用“經脈”構建成芯片,甚至可以直接輔助自己大腦的運算。
未來每一個人恐怕都會變成軟件工程師,為自己的身體設計軟件,而這種設計的能力,在未來可能就意味着每一個人的實力。
藍諾對自己改造後的身體适應的還是非常好的,畢竟對于這種遠超常人的力量,他早就已經擁有過了,在改造後并沒有出現那種無法掌控自己的力量,導緻不小心把身邊的東西都弄碎的結果。
“你看起來像沒什麼變化,我甚至以為你的改造失敗了。”厄斯金博士看着志願者藍諾,從外表上看,他就是個普通人類的樣子。并沒有像外星生物一樣長出翅膀或者是長出那些可以生長出體表的電能釋放裝置。
“其實我的身體是能看出來一些變化的,你仔細看我的手指和手掌。”藍諾伸出自己的手,厄斯金博士靠近了看之後才發現,在他的手指尖端和手掌中心,遍布了一個又一個微小的金屬觸點,他們比起芝麻粒還要更小,顔色也和皮膚十分接近,不靠近了仔細看的話根本發現不了。
“這些就是我和機器之間相互連接所使用的接口了,如果未來更多的人類進行這樣的改造的話,那我們隻需要将手按在機器上,就可以對電子設備進行直接操控。”
按理來說這個時代是沒有發明出有足夠實用性的電腦的,但漫威是個有黑科技的世界,即便是二戰時期,也已經有人發明出了利用磁帶等一系列裝置運轉的運算設備,甚至能在這裡面儲存人工智能,可以說已經黑到了藍諾看不懂的程度。
總之他這個比喻厄斯金博士是能夠理解的,藍諾在設計人體改造的過程中,并沒有将個人的力量提升的太高。反而是盡可能的提升人體對能量控制的精确性。提升人機交互的效率。
正常情況下,我們使用鍵盤鼠标已經差不多是最高的人機交互效率了。即便如此,我們能使用的也不過是十根手指。但如果我們能夠操控電流如果手掌上全部都是電流釋放的接口。讓我們與計算機之間的交互效率,甚至可以比機器與機器之間更快,這使得改造後的人可以操控更加強大的機械。
這也是藍諾認為的一條相對正确的進化方向,智慧生物的進化并不是總是将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大,更應該的是加強自己使用工具的能力。
厄斯金博士在看到藍諾伸出手掌釋放出電能之後,将一件件金屬工具控制着懸浮起來,像是擁有念力一般操控着他們完成複雜的工作的時候,頓時就感覺自己的超級士兵皿清不香了,能強化士兵的意志的确相當神奇,但實用性完全沒有辦法和藍諾使用的這種改造相比。
隻可惜這一系列技術全都是藍諾獨自研發出來的。就算他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相當一部分的技術,回去理論上也能仿制出差不多的東西,也沒有權力将這部分的技術透露給其他人。
藍諾們在自己的内部已經開始逐漸普及這項技術,并且開始召集世界各地的自己人,準備走一條人類沒有走過的科技樹。
經過了改造的他們在生理結構上與常人已經有了不小的區别。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他們的生命能量不再局限于化學能,不再局限于氧化還原反應。
最直觀的一點體現就是他們可以不需要呼吸,雖然還需要進食,更是多了對放射性物質攝取的需求,但總的來說,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比起以前是要簡單的多的了。
曾經對于人類來說是生命禁區的地方,現在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宜居地帶,而藍諾選擇的就是向海洋進軍。一直以來人類都以陸地生物的身份生存,即便探索海洋,其實比探索太空更加容易,但也很少有人選擇在海洋之上生存。
從這也能看得出。即便人類有登陸月球的能力,太空殖民其實依舊遙遙無期,從太空中獲取資源。成本甚至要比從海洋或者偏遠地區獲取資源高的多,而這些地區人類都沒有進行過開發,就更不要說外太空了。
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藍諾們暫時隻當外太空是個信号中繼站,作為衛星運轉的軌道空間,在有足夠的技術将地外星球開發的成本降低下來之前,先一部對他們腳下生存的這顆星球的海洋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