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太爺的宅子離賀齊舟所居小宅很近,一院五進,是此處最早建成的院子之一,一條小小的石渠自山間引入泉水貫穿宅院,每一進之間都有一個小小的天井,每進天井角落都植有桂花、銀杏、龍柏、修竹等花木,因年代較久,巨木參天、修竹茂密,水渠旁邊的石闆上到處是一叢叢厚厚的青苔。雖時值盛夏,但院内卻毫無暑意,流水潺潺,清風習習。這幾年老太爺逐漸将家族事務都交給楊峙管理,自己整天品茶練字、莳花弄草,院子裡除了老太爺之外,還住着一名老管家、幾名仆役,早已無往日喧嚣。這日一早,賀齊舟在老管家帶領下,自邊廊穿過層層院落,來到最後一進老太爺居所,賀齊舟看到誰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但對老太爺還是頗為敬畏,見到正在澆花的楊老太爺,畢恭畢敬地說道:“爺爺,您找我?”
“嗯,走,進屋說話,老王,去泡壺茶”,楊老太爺放下水壺,吩咐好老管家後,亦轉身走向客堂。楊老太爺已年逾八旬,步履蹒跚、略有佝偻,原本高大的身材,現在比齊舟都低了将近一頭。賀齊舟快步上前,攙着老爺子進屋。
“唉,咱楊家就屬我這一代最沒用了,老子是将軍侯爺,兒子是侯爺将軍,隻有老頭子我文也不行武也不行啊。”老太爺歎道。
“爺爺,您千萬别這麼說,皇帝老子都生不出三個大将啊,您說是吧。”齊舟說道。
“呵呵,他們都是好樣的,特别是你父親,那可真是天下第一等的人物了!可惜……”老太爺說到楊征時,混濁的雙眼霎時泛出清光,但一想到三個兒子的慘況,頓時凝噎。
“爺爺你能再和我說說我義父的事嗎?”
“你也長大了,小時侯三天兩頭就想跑過來問我你父親的事,現在是不是不管我這個老頭子了?”
“哪裡啊,我前天還來過,您不是偷偷給過我五錢銀子?”
“有嗎?哦,好像是的,怪不得那罐子裡的碎銀子老是裝不滿,唉,老糊塗了。你想聽你老子什麼時候的事?”
“他把我娘和我帶到這裡前後的事吧,我總覺得我娘像是有什麼事瞞着我,我也不想老是去煩她,惹她傷心,爺爺,您看我也長大了,有些事是不是也應該和我說了。”
“你媽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了,也隻有她配得上你爸。那一年好像是天禧三十五年,你剛剛兩歲,你爸失蹤兩年後帶着你們母子倆還有戰兒回到家鄉,這一年我真的很開心,本來我已經不報任何希望了,以為三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但兩個兒子回來了,還多了個兒媳,一個孫子。”老太爺偷偷抹了抹眼角,繼續說道:“聽你爸說,天禧三十三年與北周的最後一戰是他帶着一萬楊家軍精銳在幽州邊境上馬坡誘敵,準備佯敗退到西風口由埋伏的三萬馬軍和五萬步兵圍殲對方三萬周騎主力,但是,到了伏擊之處,卻是空無一人,一萬楊家軍精銳全軍盡沒,事後先說是監軍怯戰,主帥昏庸,當兩人被問罪定斬時,又報出主要是偵騎失誤,誤報敵軍有六萬騎,按當時的戰力對比,齊軍肯定不敵,故監軍和主帥之令無誤,最後僅斬了幾名偵騎,對監軍和主帥隻是降了兩級官職,草草了案。但你義父和事後僥幸逃出來的了了數人均說周軍絕不會超過三萬五千騎,這也成了一個天大的疑案,你師父陸寶根也一直在查這件事。你義父的功夫天下無敵,帶了幾百騎突出重圍,因不忍抛下你重傷的三叔,命令大家分路突圍,自己身邊隻留下了數人,他最後苦戰昏迷,醒來後發現已在北周公主行軍大帳内,原來是身邊的結義兄弟何青山帶着他們哥倆降了北周公主,另外幾人卻已戰死。何青山你肯定也聽說過了,他是你父親的結義兄弟,也是轉戰江湖的幫手之一,據說功夫不在你父親之下。何青山最終成了北周驸馬,你爸在北周偷生近兩年,養好傷後乘機帶着殘疾的戰兒逃回晉陽城,隻是回來之時,何青山當北周驸馬的事早已傳遍天下,那一戰失利之責也都歸咎了何青山,戰報都說是何青山欺騙偵騎,勾結北周,你爸雖然回來了,但因與何青山親近,被暫停了一應職務,回到了将軍村。你媽是北周在燕境抓獲的奴仆,戰兒被俘期間,虧得她的照料,才能起死回生,在回來前,你父親就與她在晉陽城内成婚,當時大量士兵戰死,晉陽城留下了很多孤兒,你應該就是在那時被領養的。”
“那父親回來後為何又去了邊境?”
“這個我也不清楚了,聽陸道長說是應邊境将領的要求,皇帝再次任命他為先鋒副帥,隻是到任後,不知為何帶了五百騎孤軍深入周境,待回來時遭到伏擊傷重身亡,最後也因此事被參,一應封賞的也都讓姜家全要了回去,還落下個降将的罵名。”老人越說越黯然。
“爺爺,您說他是不是去找那個叛徒報仇了?後來還有沒有何青山的消息,我誓與此人不共戴天!”賀齊舟切齒道。
老人直了直身子,正色說道:“當年太爺爺幫姜家奪天下,三個孫子:伐、征、戰,都是他起的名,就是要為國建功。中原定鼎後,太爺爺不戀棧、不貪權,返鄉當了個大富翁,未曾想姜太祖殺起功臣比殺敵人還要狠,雖僥幸未央及到你太爺爺,但也真正讓他寒了心,死活不讓我從軍,這也讓我一直耿耿于懷。後來伐兒依律服役,征兒戰兒也想投軍,我堅決不允。當今皇帝姜琮貪功,不自量力,緻周兵壓境,黎民塗炭,我大齊岌岌可危,我再也攔不住他們兄弟兩人,唉,三兄弟離家,隻回來了半人。而你現在又想走這條路,我老了,既攔不住你也不想攔了,不是因為你非征兒親生,年輕人本應志存高遠,我不想将自己的遺憾強加于你身上。我且問你一句,為何要從軍?”
“匡扶姜室、驅除胡虜、為父親正名,還有,還有查明真相,為父親和三叔報仇。”齊舟老老實實地答道。
“糊塗,糊塗!”楊老太爺突然提高了嗓門:“你可知我楊家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嗎?你太爺爺曾說過,我輩當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你父親說服我從軍的理由是周虜不仁,他要解救數百萬河北百姓于水火。哼,我楊家世代将種,犧牲隻為家國百姓,又豈能成為一姓之私兵!其實,我和你師父一直懷疑征兒之死和姜家脫不了幹系。後梁離亂二百餘年,前後三十餘國二百多帝王,你可知除了大齊一統之戰外,被别國所滅的國家有幾個?而被權臣、外戚、将領篡國的有幾個?告訴你,真正被敵國所滅的隻有三個,被篡的有二十七國,其中二十二個是被實權将領所篡,幾乎所有國家都被篡了個遍,還不包括權臣幕後掌控的王朝。而一旦被篡位,等待帝王的基本上都是滅族的命運。你說亂世皇帝是不是最危險的職業?故此,皇帝也是最心狠手辣的人。他姜家先祖也是從征東大将軍任上篡了後鄭的天下,才有了現在的齊國,所以,姜家子孫最害怕的不是周國,是有軍權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