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所言及是!若是君侯北上,河内必鼎力相助。”董昭說道。
許定微微點頭道:“好吧,你回去告訴張揚,我也不為難他了,讓他将武修以東全開放給我軍,好好守着沁水一線别亂動,我也不會怨計于他,相反以後我們還有很多合作之處,我還想跟他做做生意,發展經濟,搞搞建設什麼的。”
“是君侯,我一定将話如實帶到。”董昭心下一松,許定所圖果然是黑山軍,并無西進之意,更沒有謀奪河内的意思。
借着打董卓的旗幟過來,無非是讓想張揚安份一點,别跟着往前湊。
董昭想要告退,許定喊道:“等等!我聽說公仁原在袁紹手下為官做事,為何突然來了河内?”
董昭到是沒有想到許定問這個,不由的又有點緊繃起來,于是回道:“回君侯,袁紹此人面寬而心忌,非有容人度量,家弟董訪事從陳留張府君,因袁紹與張府君有些仇怨,故邺城方面多有猜疑,遂遲印離去。”
“原來如此,我常聽人道,公仁有大才,若進朝廷可為九卿三公,不知公仁在河内待着可還滿意,有沒有興趣到青州或是平州去走走。”張邈跟袁紹有仇,這事許定了也知道,既然董昭的弟弟在張邈手下為宮,那董昭被猜疑不重用也說得過去,所以許定見董昭有些才幹,想挖走。
董昭也有點意外,許定這挖人太直接了,雖有些心動,嘴上卻道:“世上都言君侯治下,民豐殷實,安穩富足,吏治清明,軍伍強壯,讓人神往。
昭聽後也有想去遊曆之心,然後身受府君之命,為郡内之事多煩擾,暫時抽不出身,若有機會,定去青州、平州向君侯讨教。”
“好!那我随時恭候公仁。”許定終于露出燦爛的笑容,輕輕點頭,董昭這才離去。
很快董昭從懷縣返回了野王。
“公仁如何?許定怎麼說!”這一回張揚沒在召集衆文武議事了,而是單獨接見了董昭。
董昭道:“府君,威海侯并無觊觎我河内之心,一心讨伐董卓也是真的,不過他答應繞道北上,不在從箕關借路了。”
“他真的是去打董卓。”張揚半信半疑,來回的度了兩步又問:
“繞道往北,他真願意,上黨可是有袁紹嫡系将領在那裡,怕是會起沖突吧。”
董昭道:“主公,正因為那是袁紹之地,威海侯才願意北上。”
呃……
好像還真是,袁紹跟許定本就是敵視狀态,許定跟袁家開戰,至今都還是仇敵,許定不光殺了袁家諸多族人,還将袁紹的大兒子袁譚也一并給殺了。
許袁兩家是沒有和解的生死大仇。
許定打袁紹也不需要理由。
“辛苦公仁了,對了威海侯還有什麼其它條件?”張揚不傻,許定願意北上,肯定是有條件的,不然幹麻要繞長路從上黨進河東。
董昭道:“府君你又忘了,太行山也在北面,袁紹與黑山軍此時正打得火熱,威海侯願意北上,也是存了給袁紹添堵,順便招些部曲的意思,所以他并沒有任何條件,隻要我們放開武修以東,不過問插手三方之事。”
張揚微微點頭,暗叫自己這腦子确實是有些沒轉過彎來。
想通之後他道:“這個好說,隻要他不觊觎我河内,也不借道進我西部,他跟袁紹還有黑山軍之事我們不會去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