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魯充與法衍同是扶風郿人,又是西州豪族出身,與法衍門第相似,有通家之好。是故得知法衍拜為廷尉正之後,出于好友情誼,第一時間便趕來拜會。
兩人見面後,魯充笑嘻嘻的說道:“充給廷尉正賀喜了!”
法衍苦笑道:“你可别說笑了,我正準備去貴府上找你呢,可曾用過飯?”
魯充謝道:“來時已用過了,不勞季謀兄費心。”
于是法衍請魯充上座,說道:“你久在中台,處樞機之要,知道的肯定比我多。關于我為何突然拜為廷尉正,參與蔡中郎等案,若有方便告訴的,還請不要吝啬。”
“這事倒也不奇怪。”魯充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嫌廷尉宣璠對王司徒一味阿附,心裡不喜,而蔡中郎一案事關重大,是故派了趙侍中持節參與審訊。”
法衍說道:“是這樣沒錯,但又如何把我牽扯進來,我平日裡可從未在陛下面前說過什麼出奇的話。”
魯充說道:“季謀兄昨日不是奉诏與趙侍中一同逮捕了衛尉張喜麼,趙侍中擔心自己疏于律法,招架不住宣璠。所以看你是關西人,為人安守本分,不屈節阿附的份上,向陛下推薦了你。”
法衍這才恍然大悟,沒想到事情的起因出自這裡。雖然他知道趙溫在短短時間憑借傾力搭救蔡邕,在朝中聲名鵲起,很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但讓他奇怪的是,趙溫的聖眷難道已經到了僅憑一面之辭,就能讓皇帝不加考察便任用所薦之人嗎?
魯充對此也很疑惑,他說起了今天早上拟诏拜法衍為廷尉正之前的事情:“記得陛下知道你的名字後,特意讓人來尚書台取你的籍冊文書,又問了些有關于你家世、親族的話,這才讓人過來宣诏。”
法衍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想了半天也是無果,索性不再琢磨它,說起别的來:“那依你之見,我該如何做?”
魯充說:“我看陛下行事,絕非庸主,此時命你參與審理大案,正是天賜良機。季謀兄若是想振興家業,在本朝留下一份功績,在下勸你行事多與趙侍中一道,盡力救出蔡中郎。若是并無此念,那就秉持公義即可。”
想了想,魯充他又補充說:“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憂慮,趙侍中也是克己守正之人,陛下在對待蔡中郎之案一直不急不躁,似乎早有打算,你隻需從中亦步亦趨,以觀其變就好。”
法衍點頭稱是,但暗自想,可是這麼一來,皇帝派誰來做審訊的第三方不是都可以麼?為什麼要把這個不費力就能得到好處的事情交給他,難道趙溫的面子就真那麼大嗎?
天色漸漸黯淡下來,法正見兩人談的差不多了,便帶着蒼頭進來點燈,并更添茶水點心。
看到年僅十六的法正不卑不亢的沖自己行禮,魯充突然問道:“賢侄最近在讀些什麼書?”
長輩發問,法正如實答道:“最近在看《公羊春秋》。”
魯充突然說道:“《公羊春秋》原是微言大義,隻是百年以降,内容逐漸繁瑣,且推崇谶緯之學。鑽研春秋,當以《春秋左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