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揣量,公心莫昧,勉為善良。前程遠大,可保安康。”————————【靈簽·東坡解】
有心要遏制徐晃的曹操在與郭嘉等人籌謀一番後,準備利用張遼與徐晃的競争關系,讓皇帝重新審視、權衡其自己的決策。
然而這個想法在提出之前,曹操與尚書令荀彧私下會晤時有意先透露了一二,既是要借此事與荀彧維持往日的關系,畢竟就連這種事都不避着對方,足見曹操的親近,此外又是因為此事重大,曹操還需要多聽聽旁人的意見。
“郭奉孝、董公仁之議有些偏激了。”曹操本來是例行一問,孰料荀彧居然提出了反對意見:“雖然确乎能讓陛下有所審慎,為了安撫張遼,而暫時緩議徐晃用于西域之舉。但此事一出,張、徐二人必生嫌隙,屆時若陛下失于權衡,又該何如?”
豈料曹操低聲一笑,道:“奉孝他們正是這個意思。”
荀彧臉色一變,低聲道:“孟德!”他謹慎地擡頭四顧,這裡雖是私舍,但也難防隔牆有耳,他這時又正色看向曹操,咬着牙警告道:“你們這是離間!”
眼下皇帝對待功臣可謂寬厚至極,不僅沒有打算兔死狗烹,反而愈加予以重任,若是因為曹操而打破了這個君臣和諧的局面,朝廷将立即亂得不可收拾……
“奉孝有句話說得好。”曹操搖了搖頭,緩緩道:“若君臣之間赤誠一片,再有離間又如何?若早有嫌隙,又何須一離間?”
荀彧心裡覺得不妥,單純的為私利而損壞大局,縱然是他也不願意見到此事發生,他擔憂的望着曹操,低聲道:“徐公明是陛下親自提拔于行伍,屢加拔擢,寵命優渥。而張文遠最初效命于丁原,後與呂布歸順董卓,數易其主,最後才效命于陛下。曹公難道以為,這二者在陛下心中是不分高下的麼?”
曹操沉吟良久,方才道:“張遼未必有此自知之明。”
荀彧輕歎了口氣,見曹操仍舊如此,也不肯再勸了。
徐晃入朝的熱鬧勁很快就過去了,朝野将注意力逐漸轉移到當前如火如荼的新政上來,在皇帝的大力支持與曹操、趙溫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各項改革有條不紊的進行了下去。無論是禁止私人擁有塢堡部曲、限制地方官征辟士人的權力,還是加強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都涉及到了士族豪強的切身利益,跟徐晃入朝對西征的影響比起來,後者反而更值得關注。
由于朝廷這兩年在遼東、河北、南中等處用兵不斷,士民不得休息,導緻朝廷的财賦受到極大影響。曹操在想皇帝進言征讨西域所存在的困難時,着重強調的也是這一方面:“如今國用不足,河北、揚州等地堪堪安定不久,遼東、南中還需撫慰。陛下欲要經營西域、鮮卑,誠是偉業,不妨再等數年,以供士民休息?”
“士孰無财,民力有盡。”皇帝這一開口就讓曹操等人眉頭一跳,暗道不妙:“麋竺近日上疏言政,恰好談及租稅變更一事,說是可足國用,諸公可曾見過此疏,并有所議論?”
曹操、趙溫等人猶豫的互相看了一眼,一時沒有回答。麋竺的上疏其實他們都看到過,内容驚世駭俗,竟然認為堅持了四百年的“三十稅一”的國策施行起來過于僵硬,所以想要将其改進,按照不同的田畝數收取不同比率的租稅,譬如百畝之田,收三十稅一;千畝之田,收十五稅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