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尋常之污,不能溉陂澤。????火然?文??w?w?w?.?”【鹽鐵論貧富】
荀攸三月初便随軍南下,出于隐秘,未肯告訴荀等人詳情。所以陳群隻好自己在裡頭胡亂猜測,他看着遠處有幾個衣着破爛、渾身被太陽曬得黝黑的精壯農人試圖到一處臨近的水渠引水,卻忽然被守候在此的幾名衣着光鮮的人攔住。陳紀耳朵不管用,聽不出在争執什麼,回頭問了陳群。
陳群靜靜地聽了下,說道:“這是本地人家私開的溝渠,不是官府所修,所以這些人不許他人引水。”
這類事情放眼天下都不鮮見,陳紀眉頭皺得更深了,問道:“朝廷大興河工,各地想是皆有河渠,彼等何不從官府修的水渠裡引水?”
陳群細細的聽着,像是聽到了什麼,臉色頓時顯出幾分怒色:“說是用水不足,被人堵了。”
“放肆,這是哪家狂妄的人物?”陳紀被氣得不輕。
普通黎庶的生路一斷,少不得四處借貸,或是賣兒賣田,最後便宜的還是那些底蘊不深、急需積累産業的小豪強。當今許多高門大族都是這麼一路走來的,隻不過是在華麗轉身成為經學傳家、不需要靠土地産出維持社會地位的士族之後,像這種肮髒下作的手段不僅不屑一顧,反而會大力抵制以劃清界限。
陳群也是不喜這等行徑,他看到剛才接待他們的枳道亭長此時已走到田間,親自參與說和,很快,那名身着華衣的管家似得人物便不情願的讓人開渠,允許農人自行引水。
那幾個農人一臉感激的對亭長跪下叩首,千恩萬謝。
陳紀的臉色這才稍稍緩和了幾許,說道:“這個亭長倒是個明白事理的人物。”
“枳道亭地近灞橋,是長安以東人煙最為輻辏、百姓安樂的鄉亭。東西往來皆過于此,不選個正直能幹的人,長安令王淩的臉上也不好看。”陳群接口說道。
“不論如何,此事絕非特例,當此之時,朝廷斷然不可輕忽。”陳紀重重的點了點頭,心裡已打定了主意,說道:“等入朝正式受職以後,我定要上奏此事,大局所關,當防患于未萌。”
于是陳紀便與陳群走回了歇息的雅室,桌上茶壺裡的熱水早已變得溫涼,陳紀也不介意,徑直拿來一杯飲盡。随後又與聞訊趕來的亭長說了幾句,這回,陳紀對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亭長好感倍增,不再冷眼看待了,反而很仔細的問了姓字、家世、學問,讓亭長受寵若驚。
待問道适才的情形時,亭長不疑有他,徑直說道:“朝廷在各地确實主持建了不少河渠,不說别的,就說是這附近的河渠陂池,在下也是親自督過工的。但是,太常公睿鑒,河裡水就那麼多,溝渠挖得多了,水也就分得多。而且這連着一個月沒見場雨,天氣又熱,水幹得快,往往流到地裡的水也沒有多少,所以才會有争水這種事情。”
“這麼說來,縱然出現大旱,隻要河中水少,這溝渠也是無用了?”陳紀憂心說道。
亭長連連擺手:“這倒不是,朝廷除了修整溝渠,還挖了不少陂池蓄水,别的不說,單是這上林苑的昆明池那叫一個大,聽說能裝下一整個縣城,隻要将裡頭的水放出來,要緩解三輔的旱情倒不好說,但至少能保住京兆。”
他從未去過上林,隻是人雲亦雲、調優加醋的形容着,而且嘴上說的有闆有眼,其實自己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把昆明池裡的水放幹了,皇帝上哪兒避暑遊樂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紀倒是深覺可行,他與陳群兩人對視一眼,彼此心裡都有了譜。既然已入朝為官,如何也要一鳴驚人,做出一番功績出來,不然如何引起世人的矚目、成全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