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學文習武,牛刀小試
到了朱标三歲四個月的時候,他撒嬌賣萌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就結束了。
這一日,朱标被朱元璋派人叫到了書房。
書房内除了朱元璋之外,還坐着一個身着青色儒衫,五十來歲,相貌清癯、溫文爾雅的男子。
“兒子拜見父親大人!”朱标闆闆正正的行禮。
“免禮。”
咱這兒子,才三歲就這麼懂禮,别人家的孩子哪個能做到?大多數的孩子,三歲還撒尿和泥吧?
朱元璋眼中的得色一閃而過,面色一肅,道:“标兒你看,這位就是咱們江南數一數二的大儒,宋濂宋先生了。标兒,快給宋先生行禮!”
“是。”朱标向宋濂躬身,道:“朱标見過宋先生。”
宋濂早已站起,錯開了一步,道:“老朽不過一腐儒爾,當不得世子之禮。”
“宋先生當得的!”朱元璋正色道:“标兒,你年滿三歲,已然不小,理應進學。所以,今天,咱請宋先生來,做你的老師,教你孔聖人傳下來的學問。你可要用心學習,莫辜負了咱的希望啊!”
老朱你講不講理啊?
尋常孩子,最最起碼,也得五歲才會開蒙吧?好麼,我才三歲剛滿四個月,你就給我安排着上學了,這也太着急了吧?
朱标心中翻了個白眼,暗暗吐槽。
當然了,朱标對于宋濂做自己的老師,現在就進行學習,也沒多少反對之意。
其一,宋濂是當世,少數幾個有資格做朱标老師的人之一。
宋濂六歲時,一日便讀完唐人李瀚編著的《蒙求》。九歲便能作詩,人稱“神童”。十五歲時,一周時間,通背四書經傳。二十歲時,就名滿天下。到了現在,已經是天下有名的儒學大宗師。
在後世記載中,此人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并稱為“浙東四先生”。更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單從學問的角度考慮,宋濂絕對是當世第一人。
而且,宋濂為人并不古闆,并非什麼抱殘守缺、頑固守舊之輩——除了儒學大宗師之外,宋濂還佛學修為甚深,堪稱儒佛并修,人送綽号“宋和尚”。
既然如此,即便朱标以後說出什麼離經叛道之言,想必宋濂也不會馬上就嚴厲斥責,而是會認真思索其中的道理。
其二,朱标并不排斥學習。
學習,并不完全是苦差事。
任何一個人,智力高達180,有過目不忘、一點就通之能,二十來歲就能寫出流傳千古名篇,都不會厭惡學習的。
說句不好聽的,朱标不跟随宋濂學習,展現強大的文學天賦,簡直如同錦衣夜行爾!
當然了,作為被提前壓榨的吳國花骨朵,該提的條件,朱标還是要提的。
“拜宋先生為師,孩兒沒什麼意見。但是,請父親大人,再答應孩兒一個要求。”
“哦?什麼要求,說來聽聽。”朱元璋有些好奇。
朱标微微一笑,道:“孩兒是想,我這文的方面有師父了。武的方面,父親是不是也安排一個師父呢?孩兒為吳國世子,難道不應該文武雙全嗎?”
以朱标必成一代武學宗師的天賦,現在不習武,簡直是浪費,同樣是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