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第一百五十二章:傳奇延續.

  當然,這是站在一家人的立場上。

  可就算站在真正的敵對立場上,面對這樣一個對手,他朱高煦又該如何面對?

  一個能文能武,并且在對應領域都是有卓越功績的人,他如何面對?

  所以不管是站在一家人的立場上,還是站在對手的立場上,對于朱高煦而言,此時的他已經輸了。

  不僅僅隻是在戰場上,更是在心理層面上。

  他很清楚,相比起來,自己的大侄子明顯要比自己二哥更加适合做這個皇帝。

  大明朝也隻有交到他的手中,才能真正的興盛。

  因為這是已經驗證過的事實。

  而自己二哥呢。

  不管自己二哥如何的想,如何的認為,他終究隻是一個在戰場上帶兵打仗的大将。

  将來能否将國家治理好,都還是未知數。

  而他朱高燧能想明白的事情,自己二哥自然也是能夠想明白的。

  這也是為什麼那老頭子要執意将天下交給那小子的原因。

  甚至于,直接越過了老大的存在。

  要知道,曆史上在太子在世,并且在位,還表現不錯的情況下,幾乎沒有過将擁有天下的皇位交給太孫的事情。

  老頭子這麼做,自然也是有他道理在的。

  不過,這道理明白是明白了,但瞧着自己面前這位略顯落寞的二哥,朱高燧的心裡頭也不好受。

  自己二哥是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

  愛面子,喜歡排場,那都是表面上的。

  真正的漢王朱高煦,内心當中其實還算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不管是從小就照顧他們哥幾個,還是後來在戰場上一次次将他朱高燧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為此,自己二哥還曾經替他挨過好幾刀。

  若自己二哥真的隻是一個蠻漢,他又怎麼會做到這些。

  都說那老大善于隐藏,看似唯唯諾諾,實則心懷天下,兇有乾坤。

  但自己二哥,又何嘗不是呢。

  骨子裡,自己二哥就是一個天生要站在一家人面前,替他們擋風擋雨的人物。

  而如今要他去做一個平平庸庸,混在京城或者封地整天無所事事的富貴王爺,對于他而言,又是何其的殘忍。

  身為大明朝的王爺,身外之物幾乎不缺了。

  要的就是腦子裡想的那點東西。

  可如今他老二唯一的一點念想,到如今也徹底的破滅了。

  身為親弟弟,最了解自己二哥的人,他老三朱高燧又如何不為自己二哥感到可惜。

  不過一旁的老二朱高煦在感慨了片刻後,便又回過神來。

  既然事已至此,也沒有什麼可糾結的了。

  既然老爺子要演戲,那做兒子的自然是要配合老頭子一起演。

  并且在他朱高煦不按照朝廷的旨意,獨自進京那一刻起,他已經是不得不配合了。

  哪怕現在知道老頭子是在假死,卻也不得不這麼繼續做下去。

  伴随着漠北一戰的結果在整個天下開始流傳出去,在漢王于山海關内拒不遵照旨意獨自進京後便顯得有些混亂的局面,有在逐漸的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但就算這個消息再好,做的再牛,終究隻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還是要看朱瞻基是否能夠繼續将他的驚世之舉延續下去。

  奴兒幹都司。

  一支辎重隊伍正從南向北,前往關外運送物資補給。

  如今的關外,不像後世,東北地區得到了大力的開發。

  對于明初而言,東北地區依舊還處于一個相對落後和原始的狀态下。

  即便是在清朝之時,那也是苦寒之地。

  所以駐紮在這裡的明朝駐軍,依靠的依舊是朝廷運送的補給糧草。

  盡管自身在沒有戰亂的情況下也會種植一些,但目前的規模顯然達不到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

  所以自從漢王率領的四十五萬明軍于山海關外叛亂後,運送的物資和補給就一支都沒有趕去關外。

  盡管從叛亂開始到如今,關外奴兒幹都司的糧草并不是太過于緊張,但伴随着時間越來越長,來自于朝廷的補給和物資一直都沒有送上去,糧食的問題終有一天會爆發。

  這個問題大明朝廷明白,其當地叛亂的女真部族又如何會不清楚。

  奴兒幹都司的地域很大,其中居住的人口又何止一個女真部族。

  蒙古、女真、吉裡迷、苦夷(苦兀)、達斡爾、漢人,都有人口存在于這裡生活。

  大多以采捕為生。

  他們大多數都被朝廷任命執掌當地衛所,如今公然叛亂的,便是其中的女真部族。

  而負責圍剿這些叛亂的人,則是漢人駐紮在這裡的大軍。

  從兵力這個層面上,漢人軍隊的數量是占據優勢的。

  可難就難在這些女真部族的人動不動就會躲進深山老林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漢人大軍幾乎不可能對他們造成太大的損傷。

  相反,那些女真部族的人則會利用這一點,不斷的對大明朝廷在這裡修建的官道上進行破壞和偷襲。

  包括整個奴兒幹都司境内的其它城池。

  這些女真部族的人數是不多,但給予大明朝廷的損失卻很大。

  按照朝廷的設想,如今這個時候正是将境内與奴兒幹都司之間聯系加深,促進種族融合,并且加深經濟往來的時候。

  就是從關内沿途過來的地方,也大多都有驿站,甚至是客棧的存在。

  還有各種行商。

  可是,好不容易搞出來的局面,如今卻因為那些女真部族圍繞在官道左右進行破壞和搶奪而功虧一篑。

  這些女真部族的人數是不多,對整個大明朝也不會産生任何颠覆性的影響。

  放在戰場上,幾萬騎兵一個沖鋒就能将他們給全部搞定。

  可就是這區區兩萬出頭的女真族人,卻輕而易舉的将大明朝多年來維護出來的局面給徹底的打破。

  發展很難,破壞卻很簡單。

  所以在前來的一路上,朱瞻基就一直在猜測,這些女真部族的人,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呢?

  真的是想要趁着機會造反?

  推翻明朝?

  顯然他們的體量太小了,大明朝如今就是天下大亂了,也遠遠淪落不到被他們所占據的程度。

  所以,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隻有搞清楚他們的目的,才能制定出相對應的針對辦法。

  在朱瞻基看來,那些女真部族的人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造反,無非兩個原因。

  一是奴兒幹都司幅員遼闊,明軍雖然在這裡駐紮了四萬兵力,但都分置于各地。

  多的五六千,少的幾百。

  所以,想要将這些兵力全部聚集起來很難。

  也做不到。

  因為這些兵力一旦全部調走,那意味着他們駐紮的當地,很可能會出現明軍兵力的真空,從而導緻更多的人站出來造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