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城。
林朝與衆人商量了一番作戰細節之後,便把麾下軍隊分成了三路。
第一路,張遼率領一萬人南下黎陽,探查袁紹軍的動向。
第二路,張燕率本部兵馬圍困邺城。
最後一路,關羽率領剩下所有軍隊,從延津南渡黃河,進抵經縣。
自泰山開戰伊始,到如今也有快兩個月的時間了,一直是袁紹仗着人多勢衆屢屢進攻,甚至拿下了徐州的屏障泰山郡。
如今,林朝布置的這一戰,也算徹底吹響了反攻的号角。
等三路大軍分别率軍出城後,林朝又寫了一封信,讓郭嘉通過校事府的情報系統傳給徐州,請劉備也率軍追過去,與自己這邊兩面夾擊袁紹。
做完了這一切之後,林朝和郭嘉在張郃的保護下,抄小路一直向南,準備率先渡過黃河,抵達兖州。
這波……俗稱望風。
“喂,林子初你想去送死也就罷了,為何要拉上某……大軍正在征戰,你身為都督,怎能如此妄為……休要再拉拉扯扯,某又不好男風!”
聽到這裡,正在用力将郭嘉推上馬車的林朝愣住了,然後便破口大罵道:“呸!郭奉孝你也配,還斷袖之癖……如此惡心的話,虧你說得出口!”
見林朝勃然大怒,郭嘉反倒笑嘻嘻道:“怎麼,子初似乎不喜分桃之美?”
一聽這話,林朝就更受不了,幾欲作嘔。
男酮就是男酮,哪來這般美好的修飾之詞?
林朝雖然不能接受,但并不妨礙這個時代流行龍陽之好。且世家大族中多豢養娈童,不僅不以為恥,反而逐漸成為一種風尚,甚至交換把玩,引為美談佳話。
初聞時,林朝自是大開眼界,不禁感歎古人真會玩!
甚至有傳言,昔年漢武帝之所以在滿朝驕兵悍将中最喜歡冠軍侯霍去病,不僅僅是因為霍去病會打仗,還因為漢武帝對霍去病垂涎三尺,簡稱饞他的身子。
林朝剛聽說時,自然認為此事是好事者的編排,但架不住武帝他老人家确實有好幾個男寵,而且傳聞冠軍侯模樣俊美……
到最後,林朝都有點信了。
至于武帝最終有沒有得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可見,這個時代的人并不歧視同性相戀,甚至覺得這是雅好。
林朝自是對此深惡痛絕,但也沒資格幹涉别人的戀愛自由。就如同那些深宮之中的太監宮女求人倫大欲而不得,便自發結成對食、菜戶一般,曆朝曆代的皇帝也少有幹涉,甚至樂見其成。
可見古人對情愛方面,倒也有寬容的一面。
不過對于故意惡心自己的郭嘉,林朝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不想奉孝居然有分桃之好,這倒也簡單,某滿足你便是了。”林朝指着守護在周圍的陷陣将士,滿臉笑容,“奉孝且看,此處皆我軍勇士,若奉孝喜歡,今晚某便令三五人與你同樂,奉孝以為如何?”
郭奉孝,你很勇是吧!
郭嘉:……
望着這些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郭嘉忍不住咽了一波口水,當即縮緊了脖子。
他對斷袖之癖倒是沒有惡感,但也不好這口,尤其是周圍這些饑渴的目光,誰零誰一自是一目了然。
“子初兄莫鬧,小弟方才不過是開個玩笑,兄又何必如此認真。”
郭嘉陪着笑道。
面對權力比自己大,且做人又沒有底線的林朝,郭嘉果斷選擇了從心,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聞言,林朝這才滿意得哼了一聲,随後登上了馬車。
這次郭嘉沒有再讓林朝催促,而是非常自覺的跟了上去。
“子初,咱們到底去幹什麼?”
車上,郭嘉還是忍不住發問道。
眼下戰争如此緊急,有什麼事情值得他林子初放下手中軍務也要去辦?
林朝笑道:“倒也無事,某隻是想出去兜兜風,怕旅途寂寞,便拉着你作陪,奉孝難道不願與某同行?”
馬車外,張郃已經跨坐在了馬上,下令出城。
對于這個答案,郭嘉哪裡肯信,臉上頓時露出一副‘你以為我傻’的神情。
見郭嘉不信,林朝又笑道:“如今我軍對此戰已是勝券在握,再加上雲長第一次親臨前線作戰。身為咱們徐州衆将之首,怎麼也得讓他獨挑大梁,立一樁大功。某在這裡,雲長還得事事上報,難免贻誤戰機。”
“子初拿某當三歲小兒耶?”
郭嘉還是不信。
見此,林朝隻得一攤手笑道:“好吧,其實某是去見一個人……”
“誰?”
“張濟。”
……
七月流火,暑氣漸消。
當時間來到七月初時,曹操終于率軍抵達了兖州東郡。大半個月行軍千裡,這已經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看着遙遙在望的白馬縣,疲憊的曹操不僅沒有放松下來,反而更加警惕。在距離白馬縣三十裡開外,便立即派出了三百探騎查探城中動向。
半日之後,探騎來報,說城中并無徐州軍的動向,甚至方圓數十裡也沒有敵軍經過的痕迹。
曹操聞言後,這才放下心來,下達了進駐白馬的軍令。
想想也是,從收到消息到自己來到此地,攏共也就不到二十天的工夫。以邺城的城防,應該不會這麼快被攻陷,所以此刻林子初大概還沒反應過來,依舊在率軍進攻邺城。
曹操率軍進駐白馬城後,時間便來到了傍晚。
這大半個月的全速趕路,也着實讓軍中士卒疲憊不堪,曹操當即下令全軍在城中休整一晚,明日再分兵趕往白馬渡。
與此同時,距離白馬城不足二百裡外的延津。
關羽率領着三萬大軍,終于抵達了黃河北岸。就在全軍都以為關羽會下令原地休整一夜的時候,關羽卻令義子魏延令一千前鋒立即渡河,探查河對岸的情況。
魏延領兵渡過黃河,發現并無袁軍蹤迹後,便向北岸傳遞消息。
随後,關羽做出了一個令人為之側目的決定——夜渡黃河!
關羽素來有着自己的一套用兵之法,他認為此戰成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渡過眼前黃河。既然對岸毫無動靜,那就不如當機立斷。
若自己率三萬大軍在河岸旁駐紮,難免引人注意,為此讓對岸敵軍有防備,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軍令一下,大軍當即架起浮橋,開始渡河。
此時正是黃河淺水期,再加上關羽有備而來,軍中早已備好了搭建浮橋的工具,行動起來倒是異常迅速。
魏延率領千人在河對岸嚴密把守,從傍晚一直到第二日清晨,關羽麾下三萬大軍全部渡過黃河,在南岸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