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了,柳樹上的葉子已經開始變黃,偶爾有一片被風撕扯下來,在空中飛舞。路邊的野草悄悄褪去了翠綠的顔色,顯得格外的蕭索。
第一批到達的京東災民看着不遠處破敗的洛陽外城,在變得冷起來的風裡微微發抖。
七月黃河從澶州以東橫隴埽決口,規模極大,已經無法堵塞,隻能任由黃河改道。過德州平原縣後,在漢唐舊河道的北邊分成三條河入海。這次水災主要發生在河北路,但受災人數最多的卻是人口密集的京東路。加上兩淮的水災,今年災民不少。
黃河過了廣武山,便為下遊,兩岸再無高山夾峙,實際上沒有固定的河道。每沖開一條新河道,便就會安穩上些年歲。由于河水中帶有大量泥沙,不斷淤積,過一段時間河道便就被擡高。直到人力堵不住的時候,便就又沖開新河道。
廣褒的華北平原,便就是在黃河不斷地改道中淤積出來的,呈一個大扇形,北起海河流域,南到淮河流域。這片無垠的土地,由海河、濟水和淮泗河及其支流瓜分,更大的黃河卻沒有自己固定的流域,必定要奪這三河中的一條入海。每次改道,都是一場人間災難。
治理黃河必須治沙,不能治沙,一切努力都是枉然。在水災發生之後,徐平所上的奏章也隻是讓朝廷盡力安撫,而對于怎麼治水,卻沒有提任何意見。原因很簡單,對下遊河道的修修補補,隻能是臨時的措施,是不可能約束住黃河水的。
人的力量,在威力無窮的大自然面前,總是顯得渺小而可憐。與其在下遊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治河,還不如早預警,把精力花到對災民的善後安撫上去,把損失減到最小。
要想讓黃河下遊相對安穩下來,文章必須從中遊做起,在陝州到廣武山這一段,把黃河裡的泥沙留下來。做不到這一點,下遊的治河就不可能成功。
在徐平的前世,黃河已經奪了濟水入海,相對穩定。為了這穩定,先淤了一個三門峽大壩,又建了一個小浪底水利樞紐。目的說來都是一個,把泥沙留在中遊,最多就是在固定的季節選合适的時候放水沖沙。黃河一旦過了廣武山,在廣褒的平原上就失去了治沙的條件,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隻能徒喚奈何。
這個年代能夠完成治沙的工程嗎?徐平的心裡沒有底,最少這個時候是不可能的。或許再發展上幾十年,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自己也有更高的地位,說話也有人聽了,可以試上一試吧。現在,還是不去想這些不可能做到的事。
王堯臣站在城門處,看着城外黑壓壓的人群,雖然秋風漸起,依然滿頭大汗。這些災民說是被招為廂軍,也隻是有個編制給他們發糧,讓他們不至于餓肚子,不要說訓練,現在連其本的組織都還沒有。
當官的,總是怕自己治下有大量民衆聚集,人一多了,就無法掌控。王堯臣現在心急火燎最想做的,就是把這些人安頓下來,形成秩序。
種世衡帶着幾個公吏在人群裡跑來跑去,聲音都已經嘶啞了。轉運使司要用災民清理河道,便不能出差錯,他的壓力比王堯臣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