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科羅市西北方的新月島。.M
自從安加島的高新技術工業園區建立後,幻影頭盔的生産線便從附近的海上平台轉移到了安加島上。
現在這座海上平台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座深水港,用于停靠那些經過未來人軍工魔改的守護級護衛艦,以及一些由未來人重工設計的潛航器之類的試驗型裝備。
站在了新月島外的海上平台上,伊萬向江晨展示了星環海軍6戰隊的最新裝備。
“這是未來人軍工最新設計的,‘鳄魚’2o式兩栖攻擊車。可在水下十米處潛航,快攻擊目标海岸線,掩護步兵登6……”
短而緊湊的截面比起裝甲車更像是坦克,然而武器布局卻與一般裝甲車基本相同。裝甲兩側懸挂着的圓管狀外接式氣罐可以通過排水沖起控制潛航高度,尾端裝有螺旋推進裝置,可在潛水時為兩栖攻擊車提供動力。
裝甲車頂部裝有電磁射炮,被加到極限的質量彈能夠輕松撕裂一般步戰車的輕裝甲。懸挂于炮塔兩側的自動裝填火箭彈,能夠射穿甲與高爆兩種型号的火箭彈。
兼具深穿與火力,無論是巷戰還是兩栖作戰,這款以“鳄魚”冠名的兩栖攻擊車都能夠輕松勝任。
對于這款為星環海軍6戰隊量身打造的武器,江晨輕輕點了點,送上了兩個字的評價。
“不錯。”
以裝甲車等輕裝甲集群和機械化步兵為主力,獵虎II等高深穿的主戰坦克為輔,強調快進攻與軟目标殺傷,這便是星環海軍6戰隊的戰術思想。而未來人軍工在6軍武器上的研方向,也基本上是配合這個思路走的。
其具體的表現就是,在所有的研項目中,幾乎找不到主戰坦克的影子。
之所以會産生這樣的現象,自然是有原因的。
自從電磁炮問世之後,裝甲單位的攻防不對稱已經被差異化到了極緻。毫不誇張的說,被五十式電磁炮加到十倍音的質量彈,不但能夠輕松貫穿m1a2主戰坦克的前裝甲,還能再從它們的屁.股後面竄出來。
其實就算沒有電磁炮這種次時代的武器,現代主戰坦克的攻防不對稱,也已經逐漸顯現了出來。
抛開星環貿易的黑科技,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大天.朝的9.9式坦克标準彈藥o毫米(也有一說mm,但這個太玄幻,不作參考)。它的假想敵m1a2坦克,防護力最強的地方大概是炮塔正前方,水平抗彈能力等值于85o毫米均質鋼,傾角系數是1.3。貧鈾裝甲的等值厚度可能再高點,但也不會過毫米均質鋼。
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算是拿最厚的地方去抗揍,m1a2也不見得能抗下99式一。
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
在“2ooo米以内”碰上,無論脆皮還是mT,基本都是一帶走。
這也是歐洲為什麼遲遲不願裝備毫米坦克炮的原因,除了軍費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沒那個必要。
即使是面對最新型主戰坦克的前裝甲,用米以内都能輕松擊穿。而想要有效防禦毫米(包括俄羅斯的125毫米)坦克炮,就必須得大幅度犧牲機動性。
然而對于反坦克手段多樣化的現代戰争來說,失去機動性往往會比失去護甲更為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