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趙洞庭穎兒

1570.殺父之仇

  但元軍這麼多人,要收拾行裝物品,大軍想要開赴京兆府,顯然還得需要些時間。

  面館。

  那老大的妻子已經将殓師請過來,正在給老者整理遺容。

  還有城裡棺材鋪的小厮擡着棺材送過來。

  這家子的親人、朋友還有周邊的鄰居也有許多都聞訊趕過來。

  在得知事情的始末後,不免個個都是露出憤慨、歎息之色。

  誰都隻能是寬慰這兄弟兩個。讓他們節哀順變。隻差沒明說,不要抱着去找那些官兵麻煩的想法。

  這三原城到如今,哪裡還有個能給他們伸腰的官員啊!

  做哥哥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聽着周遭的勸慰聲,眼神變幻個不停。

  然後他對他弟弟說道&;quot;去将門掩上!&;quot;

  弟弟上前去關門。

  這哥哥眼神掃過屋内的數十人,道&;quot;在座的各位叔伯兄弟。家父的事,連累得你們操心了。諸位都不是外人,我在這裡便就索性敞開話了。家父遭遇不幸。諸位都勸我和弟弟節哀,我在此先行謝過,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決不能就此忍氣吞聲!&;quot;

  他語氣漸漸緩慢,&;quot;要想城内的那些官吏們替我全家伸冤是不可能了,但聽聞宋軍已經快要殺到京兆府,元軍必然自顧不暇。我想揭竿起義,殺進府衙,然後大家大秤分金銀,開倉放糧食。不知諸位叔伯兄弟,可有膽量随我走這一遭?&;quot;

  屋内的人全都懵了,哪怕他的妻子還有他的弟弟也是。

  這年頭揭竿起義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這種事,以前他們絕對是連想也不敢想的。

  好半晌都沒有人接話。

  不過還是有人些微意動。

  這個漢子說得不錯,宋軍都快要殺到京兆府。這對于他們來說。的确是個揭竿起義的好機會。

  漢子看着衆人不說話,又道&;quot;難道諸位這些年受的欺壓還不夠嗎?還打算繼續這麼任人宰割下去嗎?&;quot;

  終是有人答他的話,道&;quot;就算宋軍殺到,城内也還是有不少守軍的,咱們打得過他們嗎?&;quot;

  漢子道&;quot;單憑我們自是打不過,但咱們不是都還要親人、兄弟,三原城内還有着無數受壓迫的百姓嗎?我就不信,憑借着我們城内這麼多百姓的力量,還不能打得過城内的那些守軍!而且,我聽說有許多守軍也都曾受過那些蒙古官員的壓迫,我相信,隻要我們去說服他們,他們未必就會和我們作對。甚至,還會選擇幫助我們殺進府衙。&;quot;

  說着他又對着衆人拱手,&;quot;諸位叔伯兄弟。我們受盡欺壓半身,總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們,以後也還受那些蒙古人的欺壓吧?&;quot;

  &;quot;我跟你幹了!&;quot;

  人群中有一個和漢子看起來年歲差不多的人突然開口,&;quot;我早就受夠那些人了!就前年,我老丈人就是被他們給活活打死的!&;quot;

  然後人群便是喧嚣起來。

  一衆人七嘴八舌。

  有的狠狠地說&;quot;幹了!跟他們拼了!&;quot;

  有的則是已經開始出謀劃策,說認識的某某人也受過欺壓,認識的某某人在守軍中當差,可以去試着說服他加入。

  雖然不是人人都響應這個漢子,願意冒這樣的風險,但半數以上的人還是有的。

  他們有些是因為礙着關系,有的是因為本就被欺壓過。而相同的,是他們心中都對元朝的統治有着憤慨、不滿。

  漢子臉上神色越來越堅毅。等到衆人終于又安靜下來,他說道&;quot;此事牽連甚大,不成功則成仁。所以希望各位還是去找那些信得過的人才好。我聽說城内的這些元軍就在這兩日會去京兆府抵擋宋軍,想來城内隻會留下原來那些守軍而已,不過數百人。咱們殺到府衙,以那些元官為質,也不需得太多人手。&;quot;

  周遭衆人都是點頭。

  漢子又道&;quot;不願意加入我們的,我也不勉強。在此多謝諸位,還請諸位不要将這事說出去便好。&;quot;

  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不願意揭竿起義的人,對這點要求自然也是答應。

  等到老者的屍體被放到棺材裡後,便有不少人陸續離去。

  漢子在他們離開前隻說,要是誰願意跟着他揭竿起義,到這面館來找他便是。

  也許最後可能隻有數十人。也可能數百人,但這件事,他怕是幹定了。

  ……

  京兆府。

  劉諸溫到前線後就沒有再退回到指揮所去。

  如今雙方的将士都漸漸圍攏到主街的周圍,形勢頗為明朗。他也打定主意要從這主街直殺向府衙,便沒什麼再好調度的。

  剩下的事情似乎隻有硬碰硬了。

  當受傷的将士們都陸續被擡下去後,在這前沿的将士們也都已經用幹糧填飽肚子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