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井,一個屯,一代又一代的守井人,一個隐藏了千年的秘密。
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事情,太多,太多!
--------我是你旁白哥
“頭頂着太陽,燃燒着青春的餘熱,他從來不會忘記……”
大林的手機響了。
湯子開着車透過鏡子看後座睡着的大林,旁邊阿偉自己在玩手機。
湯子囑咐阿偉,“我說,你把林哥電話看下,認識的你就幫忙接下,不認識就挂斷,讓他多睡會。”
阿偉拿起林大林的手機,上面顯示董戰骁。這名霸氣哈,不認識,給挂了。
大林他們仨剛結束一個案子,原本決定回家的。但大林說想去同學家看看。這個同學就是董戰骁。
到了縣城,大林也醒了,仨兄弟先找了個地吃了點飯。之後大林有事去見了個人,湯子和阿偉逛了逛超市,給戰骁家帶了些東西。恩,無非就是米面糧油,煙酒糖茶。
往鄉下的省道開,其實挺考驗技術。因為要翻山越嶺,而且每個嶺都是大嶺,彎又急又多。阿偉和湯子都想搶着開。倆人最後商量一人一半路程。
其實,像這種山路春夏秋還好,冬天還是多少有些危險的。冬天雪後化冰,嶺上背陰的地方見不到太陽,冰不容易化,不好開車,根本一點刹車都不敢踩。這路一邊靠山,一邊臨崖。别看這倆小子現在一個個争搶的,真要是冬天那會過來,說不準誰都搶着不開。
約莫四十多分鐘,到了戰骁家的村子了。大林遠遠的就望見戰骁在路邊招手。戰骁這人說起來也比較怪,畢業那年本來他已經考上了某銀行,三方協議也簽了,可是不知道咋的說放棄就放棄了,直接回老家務農。
如果不是前陣子有同學跟大林說,大林一直認為戰骁現在還在銀行。究其原因,大林也多少了解到一些,這次過來一則是聚聚,二則也聽聽這位大哥自己怎麼說,到底如何決定自己的未來。
戰骁的笑容倒是沒怎麼變化。大林下車,戰骁迎了上去,“大林,你咋一點沒變呢?哈哈!”
大林:“這才過多長時間,哪有什麼變化啊,這倆是我朋友,這次路過說跟着一起過來玩。”
湯子,阿偉紛紛與戰骁握手緻意。
“二位兄弟都是林總公司的領導?”戰骁打趣說道。
阿偉趕忙謙虛回複:“沒,沒,沒,董哥太客氣了,我們就是打雜的,我們公司領導隻有一個,那就是林哥。”
戰骁把哥仨往村裡引,幾人邊走邊聊。
戰骁:“畢業後沒少聽同學們談起,說大林開了個咨詢公司,挺厲害,走,我帶你們轉轉,那個溫兄弟,回頭你把車停在我家院子裡就行。”
這個村子看上去不大,實際上村子很大,隻不過各個村民組分散在不同的山溝裡。
戰骁這個村民組是六組,不過當地方言都不怎麼叫組,一般都叫小隊。所以咱們這裡就入鄉随俗,六隊人口百十來人,村裡大部分居民務農為生。
一般主要種植玉米和花生等經濟作物。六隊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出外闖蕩,有的考上大學在外面安家,但相對沒有那麼多,而且念書走出去的回來的幾乎沒有除了戰骁。多數年輕人還是說去周邊縣市打工,逢年過年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