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奇幻玄幻 閑書聖人

第820章 蘇轼請客,紅樓掉馬!

閑書聖人 潇騰 4198 2023-04-11 23:55

  我用閑書成聖人第820章蘇轼請客,紅樓掉馬!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陳洛帶着獒靈靈,來到了鎮玄司總部。

  說實話,這還是第一次接到半聖的邀請,而且還是那位萬古流芳的蘇坡仙,陳洛的心裡還是有點小激動呢。

  鎮玄司位于皇城後,隻是一個正正方方的石殿,别說牌匾,連一個人都沒看見。若是不知道這裡是鎮玄司,恐怕還以為隻是皇宮外一個廢棄的宮殿。

  按照名帖上的說明,陳洛走進了這間石殿,石殿内空蕩蕩,隻有一個瘦削的老者站在殿中。

  “在下鎮玄王身邊老仆,名曰吞奴,見過陳柱國。”那老者見到陳洛走入大殿,連忙上前行了一禮。

  此時跟在陳洛身邊的獒靈靈眉頭微微皺起,傳音道:“公子,這是巅峰大聖。”

  陳洛微微點頭,半聖嘛,身邊跟個巅峰大聖不算稀奇。

  不過陳洛自然也不敢将對方真的當普通奴仆看,擡手回了一禮,笑道:“辛苦吞老等候。”

  “柱國客氣,喚老仆吞奴便可。”那吞奴笑了笑,帶着陳洛走到石殿正中,擡起手指,朝着虛空一點,那虛空頓時如同水面一樣蕩起了層層波紋,出現了一道半透明的門戶,即便有着空間阻隔,陳洛依然感受到那門戶中傳來的浩瀚才氣。

  “此乃主人的儒心天地,又叫做儒門錦繡地,請。”吞奴說一句,随即率先走入這半透明的門戶之中,陳洛緊随其後,跟了進去。

  ……

  一入儒心天地,陳洛瞬間感覺到一股香氣撲鼻而來。

  不是花香,而是果香。

  這儒心天地的入口,居然是在一片荔枝林中。

  陳洛環視了一圈,那一棵棵荔枝樹上挂着一串串通紅的荔枝,散發出誘人的甜氣果香。

  跟着吞奴,陳洛一路朝天地深處走去,耳邊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吟誦聲。

  “這儒心天地内還有人?”陳洛好奇問道。

  吞奴點點頭,解釋道:“儒門封聖,家國天下化作儒心天地,便是一方小世界了,半聖之聖道,就是這方小世界的天道,既有天道,那便可以供生靈生存。”

  “此間天地之息,因為有聖道存在,更加精純,比之外部大世界,更容易為人所吸收,所以錦繡地中出現天才的幾率和突破的幾率都要比外界大上不少。”

  “這也是半聖和世家更容易出現天驕的原因。”

  陳洛點點頭,之前文雲孫和自己大緻聊過儒心天地的事,但是那個時候自己距離封聖還遠,所以隻是粗略一提,沒有太過深入。

  “這裡有多大?”陳洛邊走邊問。

  “回柱國,我家主人的儒心天地有方圓二千一百裡。”吞奴笑着說道,“一般來說,入聖境的儒心天地,在方圓百裡至五百裡不等。”

  “一問半聖,最低方圓千裡。”

  “二問半聖,方圓二千裡是基礎。”

  “至于三問……這個吞奴就不清楚了。”

  陳洛想了想,問道:“儒心天地範圍越大,戰力就越強嗎?”

  吞奴先是點了點頭,随後又搖了搖頭,說道:“總體來說,是這樣的,但是也不絕對。”

  “比如儒心天地的穩固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你就算方圓萬裡,但是儒心天地處處空間裂縫,一碰就碎,恐怕都打不過一個方圓千裡的。”

  “比如某些聖道有瑕的儒心天地,看着挺大,其實并不穩定。”

  “一般來說,聖道越強,儒心天地就越穩固,在這個基礎上,聖道走的越遠,儒心天地的範圍就越大。”

  “所以大部分半聖都是在穩固天地的基礎上,擴張儒心天地。”

  “當然還存在刻意壓縮儒心天地,用來凝聚特殊的聖道神通以及聖道奇寶的半聖,就屬于特例了。”

  陳洛聞言,心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

  某些方家不去管他,就先說蘇坡仙的這座儒心天地。

  

  據他所知,蘇坡仙是入聖境時出天外被天魔圍攻,以開太平換取巅峰戰力,一人破了圍攻,在最後時刻,動用“永恒之童”随機鎖定自己的某一刻狀态化作永恒。

  結果這個歐皇,随機到的是開太平時那刹那巅峰狀态。

  半聖開太平,并不會自爆,而是會提升戰力,最後死于聖道崩潰。

  也就是說,蘇坡仙以入聖境修為開太平,直接達到了二問半聖的程度。

  果然,萬年一青蓮,其後有坡仙。

  不愧是你啊,蘇坡仙!

  等等……

  陳洛突然想到另一個人。

  文雲孫!

  當初文雲孫替老師給自己授道,将自己帶入了他的家國天下。

  他那還沒有轉化成儒心天地的家國天下,好像就有方圓八百裡!

  而且聽顔百川說,文師叔正氣精純第一,所以儒心穩固也是第一!

  當初知道厲害,但不知道多厲害,今天聽吞奴解釋,才明白這個穩固的含金量。

  這是越級的保障啊!

  艹!這些長輩都是些什麼怪物!

  幸好,自己也是個怪物。

  要不然在這些前輩面前真的擡不起頭來。

  ……

  為了加快趕路,吞奴解除了儒心天地中的禁空,帶着陳洛空中飛馳。

  “目前這座儒心天地中,有蘇氏門人的一些後代,以及主人周遊天下時看上的青年俊才,總計有三千六百餘人,都在此間就讀。”吞奴繼續和陳洛解說,“一般來說,儒心天地内的學子晉級到四品時,就要決定自己的聖道了。”

  “如果選擇其他的聖道,就不能再留在儒心天地中,否則聖道之路反而會受到阻礙。”

  “若是和儒心天地的主人走同一條道,那就可以繼續留下,借助聖道突破。好處是突破比其他人要更容易一些,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在這條聖道裡如果找不到屬于自己的方向,上限就是求索了。”

  聽到吞奴的介紹,陳洛輕輕點頭。

  說到這裡,他突然想到了自家竹林。

  别說自己了,就連大師兄和二師姐跟随老師最久,也從來沒有進入過老師的儒心天地修行。

  就他看上去,自己幾位師兄師姐修行的道理各不相同,大師兄如今走詩詞天下;二師姐自身返祖朱雀,儒門修公羊聖道;三師兄也是,自身返祖白澤,儒門修行的卻是“詩經”;四師兄是“勇”道中的守護之道;五師兄不清楚;六師姐是“智道”中的“棋道”;而七師兄嘛,堅持的是“三思”之道。

  而自己,都不在儒門大道裡。

  看上去各不相同,有些雜亂。

  但這是竹聖不負責嗎?

  不,越接近萬裡,陳洛對有些事的感悟就越深。

  竹林之道,是心之道,源自陸象山。

  象山先生之後,沉寂數千年,又在自己師公白沙先生手中重新綻放光輝。

  大師伯軒轅曌,後來的麟皇,如今的大豐軒皇,修行生死大道,未來将要融道幽冥。

  小師叔駱賓王,和自己來自同樣的世界,與紫霄宮關系匪淺,創立了武道。

  然後就是自己的老師,一根竹棒打天下的竹聖禦無忌。

  由此可以看出,自己這一道師承似乎就沒有固定的培養路數,完全就是看弟子個人資質和發展,說的好聽一點叫因材施教,說的難聽一點就是看天吃飯。

  遇到資質優越的弟子,就能發揚光大;但是若是遇不到,就像象山先生之後,沉寂千年。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

  起碼在老師的竹林,不是這樣的。

  老師的想法,是“本心”。

  你對什麼道理有想法,就去追求;你對什麼道理有天賦,就去争取。

  師門的任務,就是為你護道。

  你隻管走你的聖道,持你的本心,天塌地陷有師門扛着。

  師父在,師父護;師父不在,師兄師姐來護!

  等有一天你的道走到了頭,又或者你有了師弟師妹,甚至弟子,他們的道也要有你來護。

  歸根結底,心之道,傳不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悟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