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崖城西南六萬裡,有群山環繞之地,群山中有一汪大湖,因群山拱衛,平日無風無浪,水光潋滟,号稱八百裡天鏡。一排精舍沿湖而建,朗朗書聲不絕于耳。
此處,便是鼎鼎有名的鏡湖書院。
大玄八大書院中,中京占六,餘下其二,一為北境太平書院,一為南疆不退書院,并無鏡湖書院的名号。但在讀書人心目中,大玄疆域遼闊,儒門菁英無數,稱得了上上書院何止八家。道門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儒門便有一百零八文華錦繡地。不過隻是列出了其中八家,供俗人看個真切罷了,倒是正合君子中庸之道。
不過也有好事之人,搜集天下所有儒門書院的資料,最終整理出了九十九家上上書院,合稱為“百隐書院”,其中既有德行散播于天下的大書院,也有深藏山川秀水之間的小書院。之所以不列滿一百家,乃是有天下書院千千萬,尚有遺珠在滄海之意。
而鏡湖書院,便是“百隐書院”中榜上有名的一家。那赫赫有名的“照影”之術,便是出自鏡湖學院之手。
這會兒,正是鏡湖學院散學之時,三三兩兩的學子結伴返回各自的學舍,隻是路過湖邊時都不自覺放低了腳步聲,似乎怕打擾到湖邊的人。他們輕輕站定,對着湖邊的人影輕輕施禮,然後便輕聲走開,直到數十步外,才會重新開始交談。
那湖邊,蹲着一男一女兩道人影。男子是個大約十七八歲的少年,雖然容貌清秀,卻面容呆滞,時不時有口水流下,狀若憨傻。那女子看上去四十歲左右,面色溫柔,一雙眼睛落在少年身上,手中握着一方錦帕,細心替少年擦拭着嘴角。
這少年人,名叫趙幽喬,取自《小雅·伐木》“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之意,其父趙天行,正是鏡湖學院的大儒,而這位正在為他擦拭口水的女子,則是他的母親,同樣也是鏡湖學宮的大儒:梁青玉。
遠遠望着這對母子,一些夫子也都微微搖頭,若是沒有那場意外,趙幽喬或許将是鏡湖學宮近百年最優秀的學子。
三年前,年僅十四歲的趙幽喬突破成詩境,跨入夫子。按鏡湖學院的規矩,夫子境後需外出遊曆,以人為鏡,照自我得失。
然而這一支隊伍卻發生意外,撞上了一位正被人族通緝抓捕的妖族大聖。對方欲将他們作為人質,危急時刻,隊伍中年紀最小的趙幽喬動用秘術“鏡花水月”,護住了所有同窗,自己卻被妖族大聖沖破了神魂,落成了這副憨傻的模樣。
自此,一株尚未長成的聖人苗,便癡呆憨傻,不知冷,不知熱,不知飽,亦不知饑,成日裡或發呆、或憨笑、又或大鬧不止,宛若心智有缺。
這三年裡,趙天行和梁青玉用盡了所有方法,不求趙幽喬恢複如初,隻求他如同一個正常人一般,但卻隻是一場奢望。
甚至鏡湖學院院首親自出面,請來了半聖,可對于趙幽喬的狀況,卻表示無能為力。
按那位半聖的說法,趙幽喬是神魂有缺,這缺一處并非消散,而是不知落入了何處,用凡俗的說法,就是“離魂”,無法可醫。
……
梁青玉望着癡癡看向湖面的趙幽喬,柔聲道:“喬兒,娘親接着給你念書好不好?”
說着,梁青玉玉手一翻,手中多出了一卷書冊。在這三年裡,梁青玉無論自己和趙幽喬說什麼,趙幽喬都會聽不見,但是隻要給趙幽喬誦讀經典,他就會看向自己。
那認真聆聽的表情,像極了襁褓中自己給他念詩的樣子。
更讓她欣喜的是半年前,中京出了一位叫做陳洛的才子,書寫出了普通人也可誦讀的雅文文章,而當梁青玉給趙幽喬讀這些文章的時候,趙幽暮居然有表情了。
他會跟着書裡的情節去哭、去笑、去生氣,終于讓梁青玉在趙幽喬身上看到了一絲生動。這個發現讓他們夫妻大喜過望。
自此,她便每日在湖邊為趙幽喬誦讀陳洛寫的故事,從《笑傲江湖》到《天龍八部》,從《小李飛刀》到《三國演義》,隻有在這時候,她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些人的情緒。
平湖水面上躍起一隻尺長的大鯉,噗通一聲又落回了湖水之中。
梁青玉正要開口誦讀手中的《天龍八部》,突然一道青虹掠空而來,落在梁青玉身前,顯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身影,正是趙幽喬的父親趙天行。
趙天星一臉驚喜,從懷中掏出兩張薄薄的書頁,遞給梁青玉。
“娘子,梧侯寫了新文章!是六千裡妖鬼之術!”
“快,快給喬兒念一念。這是我從文昌閣處讨來的,滿天下還未開始發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