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人想的美好,卻沒想過,劉首輔當時在時,為什麼不用這個方法,難道他不會合縱連橫,在劉家不行的時候,跟吳家合作,好撐下去嗎?
自然是有原因,讓劉首輔沒找吳家合作的。
劉首輔之所以沒找吳家合作,是因為他的确有過這樣的想法,但稍微跟吳家人接觸後,就發現,吳家不是好的合作對象。
他們倒也不是壞,就是……有點不着調,不靠譜。
不錯,不着調,不靠譜,跟他們合作,别說幫到劉家了,别哪天被他們連累了都有可能。
所以稍稍接觸,發現吳家的畫風不對後,劉首輔就沒想過跟吳家合作了。
吳太後娘家一共四個兄弟。
除了長兄稍微靠譜一點點——真的隻是一點點——其他兄弟全都不靠譜。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他們算是靠着吳太後的裙帶起來了,但是!但是,除了長兄因為當今天子上位的關系,得了個國公爵位,過的算是幾個兄弟中最好的,其他幾個兄弟,混的都很慘。
雖然其他三兄弟沒爵位,但皇帝看在他們是舅舅的份上,也給了點閑官給他們做做,讓他們不至于還是個白身。
結果,這幾家雖然金飯碗天降,當了官,有了俸祿,但依然過的很拮據,别人家在京中能置田買房,他們呢,身為太後外家,當今皇帝親舅舅,連個房子都沒有,還是老大看他們可憐,讓他們住在國公府。
要知道,幾兄弟父母早已過世,他們幾兄弟早分家了的,按道理,是不能住在老大一家的,但因國公府宅子極大,安置得下幾兄弟,所以老大家看幾兄弟過的可憐,連房子都沒有,就讓他們住在國公府。
雖然住在國公府,但當然了,各自過各自的,吳國公不可能還負責幾個弟弟家的生計,能讓他們住在府裡,已經是他這個大哥仁慈了,要是幾家的生計全都由他負責,他哪裡負責的起,畢竟他們花錢大手大腳的,一旦他要負責了,他們看有人兜底,還不要花天酒地,可着勁地糟蹋,給他欠一屁股的債,讓他填?
他自己都隻能顧自己,哪來的錢填他們搞出來的窟窿。
身為皇帝舅家,能混的慘成這樣,足以說明這些人不靠譜,不着調。
别說他們兩袖清風,沒拿人東西,才會混的這樣慘,不是這個原因,因為隻要有人送東西給他們,他們從來不會拒絕。
隻是,吳家四兄弟,都是月光族,有了錢,從不存,全都花光,這樣一來,哪裡存得下錢置田買房呢,他們一生也沒存下來錢過,哪怕現在成了皇帝外家,過的好了,也一樣。
以前窮的時候,月光光;現在有錢了,消費上檔次了,照樣月光光。
這樣的人家,劉首輔哪敢跟他們合作,到時被他們家纏上,甩不掉,一直吸劉家的皿怎麼辦?不給,吳家就要着惱,到時指不定要朝自家使絆子;給,就吳家人花錢的程度,給不起。
所以劉首輔幹脆打消了跟吳家合作的想法,起碼現在沒合作,兩家沒來往,對方不會因劉家不給錢,無緣無故給劉家使絆子,也不會給他們錢,将劉家吃成了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