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看家裡終于恢複了平靜,便收拾收拾,繼續出門找裡正談建房子的事。
其實依原身從鎮上那個破敗宅子裡得到的錢,建個青磚大瓦房,都不成問題,但這樣太顯眼了,還是要一步一步來。
所以第一步,安然打算先建三間土磚瓦房。
磚用土磚,但頂上還是用瓦,茅草她怕雨太大會淋雨。
土磚房,還隻建最簡單的三間,要不了多少時間,就是錢可能有點多,畢竟需要用到瓦,大多數鄉下人,都隻用茅草的,不舍得用貴價的瓦片。
裡正聽安然說想建房子,讓他幫忙找下人,當下忙表示這事包在他身上。
這也是安然找他的原因。
鄉人建房子,并不需要找裡正,她之所以找,就是為了讓對方幫忙找人。
她現在是寡婦還有神婆的身份,她要去村裡找人幫忙建房子,隻怕都沒人搭理她,所以需要裡正幫下忙。
裡正的身份擱在這兒,别人不會拂了他的意思的。
有錢又有人幫忙,不幾天新房子就起來了,而這一段時間,安然都是住在裡正家的,要不然她也沒地方住啊。
好在安然給錢,又隻有母女兩人,隻用住一間房就行了,還是住的下的。
有了自己安全不漏風不漏雨的房子,這就要好多了,住起來能舒服多了。
三間房子不用怎麼安排,東頭的一間屋子,隔成兩段,前邊是廚房,後邊是她設計的衛浴間。
之所以将衛浴間設置在廚房後頭,是為了燒水洗澡時提水方便。
中間大廳,也隔成了兩段,前邊大,後邊小,前邊是客廳,那小的就做儲藏室,放一些東西。
睡的房同樣隔成了兩間,前頭類似書房,後頭才是睡的地方。
古代起的房子都大,不這樣隔一下,一間房子太大,瓦片不擋風,房子又太大,容易冷。
這個時代的人不做什麼天花闆,但安然怕瓦縫有大風吹過時會掉灰,所以便在書房和睡的房上頭,鋪了一層木闆,擋住了,這樣既不會掉灰,還能保暖一些。
隻鋪了這樣一間,其他幾間屋子都沒鋪,因為鋪這種東西,需要很多木闆,還需要中間有許多細梁放木闆,無論是成本,還是做工,都要多不少,能搞出這樣一個書房和卧室,已經不錯了。
就這樣,還讓村裡人大開眼界,說她住的也太精緻了。
安然為防人起疑,隻說給城裡大戶人家看風水時,看人家這樣弄的,覺得挺好,也跟着弄了一下,說她怕冷,這樣弄了,以後冬天不會冷。
安然這樣說也有道理,大家也就沒覺得奇怪了。
幸好他們沒看安然做的衛浴,要不然又要覺得新奇了。
對安然建房子,無論是李家,還是陳家,在聽說後,除了第一時間覺得她有些浪費錢後,都沒多大反應,因為他們馬上想着,沒事,等安然的女兒嫁出去了,自己再過世了,這房子,就有可能是自己的,所以自然就沒來找安然吵吵,讓安然不要做房子,将錢給他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