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武俠仙俠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第四十三章 半載天子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潇騰 1595 2023-04-12 00:12

  弘昌十八年。

  兼永興一年。

  永興帝任用奸臣,貪墨軍饷,引發嘩變圍攻皇城。

  幽禁冷宮的廢太子趙憲,聯手仁人志士,入上陽宮觐見。

  張正陽言辭懇切:“陛下,為了國朝安穩,老臣鬥膽,請陛下禅位中宗嫡長子!”

  永興帝氣急攻心,卒!

  由于永興帝隻當了半年皇帝,五月登基,臘月駕崩,史書稱其為“半載天子”。

  所以當年上半年為弘昌十八年,下半年為永興一年。

  趙憲登基後,宣布寬赦三王府刺殺、謀逆之罪,奈何三王府滿門死絕,隻能讓宗室從旁支過繼,以延續香火。

  文武百官,宗室勳貴,皆言陛下仁德!

  登基三天後,正是大年初一。

  趙憲宣布新的年号為景隆,攜文武百官拜祭太廟,昭告先祖。

  此時。

  太廟官吏才發現,山河鼎不翼而飛。

  朝野嘩然。

  景隆帝命錦衣衛嚴查,很快得知叛亂當晚,不少人聽到咚咚咚雷霆聲響。

  值守軍卒言稱:當晚親眼見到大團紫氣,直向北疆飛去!

  景隆帝登基方才幾日,不敢随意調離京營、禁軍,此事終是不了了之。

  工部重鑄祭祀大鼎,重量超十倍,以金絲銀線銘刻鳳陽國地圖,又鑲嵌翡翠寶玉,奢侈華麗遠超山河鼎百倍。

  景隆帝萬分滿意,命名為“景隆鼎”。

  山河鼎遺失,民間傳出各種流言,少不得說永興帝誅親弟,景隆同樣如此,終是怒了鳳陽國先祖。

  後野史記載:鼎落北疆,此天命也!

  ……

  朝堂變幻,你方唱罷我登場。

  皆與周易無關。

  馬車日夜不停,中途累死數匹馬。

  三日後。

  大年初一。

  周易已經出了京畿地界,來到了宣州中部。

  北方六州,唯宣州不屬于北疆,由于北邊界是天險蛇盤山,已經愈百年未經戰亂,治下城池頗為繁華。

  彭山縣。

  城西一片矮山,名為彭山,因此而得名。

  此時。

  城門外搭起了粥棚,大片蓬頭垢面的流民,拿着鍋碗瓢盆排隊領粥。

  周易勒馬問道:“這位老哥,宣州哪裡遭災了?”

  “俺們是從北疆逃來,那邊又打仗了。”

  老者面容黢黑,已經看不出年齡,懷裡抱着個嬰兒,用手指沾着粥湯喂。

  周易疑惑道:“朝廷不是一直議和?”

  大雍趁着鳳陽國權力更疊,北疆軍心渙散,一舉奪回了失地。永興帝登基之後,調各地州府大軍北上,與大雍軍對峙。

  永興帝有老爹攢下的家底,當真打起來,不一定輸給大雍。

  大雍皇帝也未貪得無厭,要求鳳陽國割地賠款,并從太廟中還回當年皇子、元帥屍骸。

  兩國使臣扯皮許久,并未定下具體章程,怎麼又打起來了?

  老者搖頭道:“打仗的事兒,俺老漢哪知道。”

  旁邊年輕些的流民說道:“聽說是咱們這邊,有将軍不認輸,偷襲了大雍軍,火燒連營死了好幾萬人呢!”

  “他們殺痛快了,苦的是咱們。”

  “不能這麼說,打赢了還是好事,就怕又輸了!”

  “知不知道誰燒了大雍軍營?逃回來的二狗子說,是個才十來歲的小将軍,據說是姓周還是鄒,沒聽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