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終于來了
李遠在華山上呆了整整半個月,日子過得簡單而随意。
不用像軍營裡那般穿戴的整整齊齊,更不用天天操心那麼多亂七八糟的。
每天就是自己訓練,練得累了回到小屋裡沖個澡,睡一會,喝一壺老酒,起來接着練,也不分黑天白天。
其實過得挺舒服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兩天前韓校長就差人告訴李遠,今天必須回來了。
也是作為最高級的将領平時不在也就算了,可大年三十不在說不出去,也不像話。
人多的時候不知道該說什麼,人少的時候偶爾還會感覺到孤單,人啊,就是賤。
下山吧,其實隻是短短住了半個月的時間,但感覺起來比起軍營裡來舒服得多。
到了軍營,氣氛很不錯,張燈結彩,大家臉上都露出笑容。
也免不了有思念家鄉的,不過全是一群爺們,也就省了很多事情。
中午簡單吃了點,晚上才是重頭戲,吃,喝,鬧,不亦樂乎。
等到晚上韓校長和李遠一起陪大家敬酒,這也算是傳統了。
不管你多大的官,到今天一桌一杯是少不了的,當然也不可能敬的完。
最多來上那麼一會就算了,也沒人挑刺。
喝着喝着,有人喊過韓校長,在韓校長身旁耳語幾句,韓校長沒說什麼,繼續敬酒,可李遠看出韓校長臉色頓了一下。
他知道,該來的終究來了。
酒足飯飽,韓校長先行撤了,李遠喝了幾杯,也撤離了,告訴大家喝好吃好,可勁喝,可勁造。
李遠循着韓校長的蹤迹來到會議室,而韓校長看着沙盤一直在發呆。
“還有多久?”
“暗樓的信息是不到十天!”
韓校長臉上的表情很難捉摸,這一句話說的十分的緩慢。
李遠走到沙盤前,看了看牆上的大周地圖,
“怎麼了?有什麼為難的嗎?這應該是早就預料到的!”
韓青玉搖搖頭,“潼關,崖州,同時都來了!”
李遠晃晃腦袋,自己沒有聽錯吧。
看到李遠臉上那詫異的表情,韓校長點點頭。
就是這樣!
好嗎,最後一把,誰輸誰死絕,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今天讓他們好好過個年吧!”
李遠隻能這樣說了,韓青玉也點點頭。
李遠回到自己在軍營的駐地,第一次慎重的将弓箭一點一點仔細的擦洗,然後又将黑刀找出來,更加仔細的擦拭。
到底是不是最後一戰,李遠不清楚,但必須做好一切的準備。
第二天清晨,大家還在昨天的快樂中沒有起來,李遠和韓青玉也沒有去叫他們。
直到中午,号角聲想起,所有的士兵在睡夢中醒來,本以為是臨時的行動,卻沒有料到,高級将領們全都嚴肅的站在操場上!
在最短時間内集合,戰士們看到現在這個場景,心中都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
有的悲傷,有的興奮,有的迷茫。
韓青玉走到台上,看着底下的士兵,萬分感慨。
“兄弟們,想必我不說大家也知道發生了什麼!沒錯,異族們要來了!”
戰士們肅立當場,一言不發!
“說實話,我也怕,但我不是怕異族,而是怕我韓青玉沒有辦法守護好潼關,怕我沒有辦法将那些畜生阻擋住!”
“你們怕嗎?”
千萬個聲音同時響起,
“我們不怕!”
千萬個聲音彙聚在一起,響徹天際。
千萬個聲音在潼關大地回蕩。
韓青玉慷慨激昂,“我們身後是大周,他不完美,但他是我們的家,大周内有我們的家人,我們的朋友!”
“如果我們攔不住他們,你們的愛人,你們的孩子,你們的父母也許就會變成異族們的晚餐,甚至于生不如死,請你們記住,這一仗不是為了大周,更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你們自己!”
“戰!戰!戰!”
聲音再次回蕩在大周,不僅僅是潼關,還有崖州,甚至各地的駐軍都是這樣。
蘇志在忙碌着,現在沒有任何一個人扯後腿,也沒有人敢,他是第一次感覺到政令通暢!
即使多少個和他有着宿怨的大臣現在全都放下了私仇,他們同樣知道,這一仗關乎着什麼!
雖然他們也知道,如果這一仗在蘇志的帶領下勝利,那蘇志的個人威望将攀升到其他人根本不敢想象的程度,但此刻也隻有他能做到!
整個大周像一個磨盤一樣,瘋狂快速的運轉,而在幾天後,更會像一個磨盤一樣碾壓着異族們的身體!
大周所有的駐軍都在緊急調動着,他們已經奔赴崖州和潼關的附近,随時充當後備隊,或者是敢死隊!
大周徹底進入了軍管期間,所有娛樂活動全部停止,不僅如此,蘇志還加強了宣傳,這也是一直在做的。
征兵始終沒有停止,自從消滅了丐幫之後,所有的駐軍都迎接來無數的新兵!
他們有的是書生,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商賈,有的是匠戶,沒有任何強迫。
因為在蘇志占據高位之後,就已經将大漢和魯國現在的慘狀印在紙上,印在書上,無數人在口耳相傳。
所以他們知道,如果潼關和崖州一旦被擊破,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自己那可愛的孩子,慈祥的父母,乖巧的妻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家家戶戶從軍。
川蜀大地,川人的漢子們都紛紛告訴自己的婆娘們,自己要是回不來,就趕緊麻力利索改嫁,這些耙耳朵也終于硬氣了一把,甩開哭泣的孩子,最後抱了抱自己的妻子,背上自己的草席,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從軍路!
而這個草席應該就是他們最後的歸宿!
荊楚大地,俗話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又有一句話,叫無湘不成軍。
洞庭湖兩邊的漢子們,背上那一日不可缺的幹辣椒,和那常年在背後的小背簍,對着崖州和潼關的軍士們喊着話,“馬上就來哒!”
雖然平時這句話根本不靠譜,但此刻他們已經踏上這條也許永遠沒有歸期的路!
燕趙大地,爺們們光着膀子,在自家好友門前叫嚣着,“你丫去不去啊,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