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元曆十九年,春潤四月初一,秦淮河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頂閣排名第三的花魁綠娥死了。
據知情人士所報,綠娥娘子的死很可能與那位位高權重的平秋候有關。
至于為何要殺了她,沒人敢說,也沒人敢問。
事關皇親國戚,秦淮河也不敢太過于聲張,第一時間便封鎖了所有消息,嚴防任何人四處傳散。
可當夜于花船中快活守夜的嫖客數不勝數,雖然大都經受了秦淮河管事人的談話和警告,并且因畏懼平秋候的威嚴和名聲,所以不敢胡亂說話。
但總有那麼幾條無法無天的漏網之魚,忍不住這份好奇四處口嗨。
将平秋候殺害綠娥娘子的事情當成了茶餘飯後的閑談,并且有意無意添油加醋了幾筆,進行大肆渲染,搞得平秋候名聲極臭,大魏皇族的名譽也一落千丈。
據說這件事已經引起了三法司的關注,第二天就有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跑來秦淮河了解情況,不過後續問題該怎麼處理,就不是一般人能知曉的了。
這件事風頭起的極快,但有了朝廷的參與,很快就又被全部壓下。
那些仍在拿着這件事四處口嗨的公子哥也慢慢保持了沉默,不敢再于人前提起平秋候這三個字。
事态漸漸平息過後,所有人都認為已經塵埃落定,在三法司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他們仍可以繼續在那座花船上飲酒快活。
卻不想值此關頭,秦淮河又出事了。
這便是将要說起的第二件大事……花船頂閣之上又死了一位花魁。
這次是排名第二的潇湘花魁。
她死在綠娥娘子之後。
大概午時三刻,貼身丫鬟正要侍奉自家娘子起床,卻發現她竟然倒在了自個兒閨房的窗前。
起初丫鬟以為她是受累暈倒,驚慌之餘準備将其扶起。
可走近一看,花魁娘子像是被什麼可怕的生物吸幹了精皿一樣,變成了一具毫無生氣的幹屍。
吓得丫鬟嬌容失色,倉皇逃竄,據說将此事通報上去後便大病不起,想來心裡應該是受到了重創。
很快,潇湘花魁死亡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座秦淮河,管事人當機立斷,下令關門停業,唯一的一座花船沒開多久便再度歇火。
搞得正在花船内風流快活,卻被粗暴趕走的的衆嫖客又驚又怒,花船外仍在苦苦等待的衆嫖客則更是又氣又恨。
怨聲載道中,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再次登場。
這一次他們在秦淮河停留了很久,翻遍了整座花船來調查取證,試圖找到潇湘花魁的死亡原因,可結果卻一無所獲。
在他們的認知中,如今現存的人間修行體系,尚未有任何術法是以吸食精皿氣魄來達到殺人目的的。
而且此處乃是萬衆矚目的秦淮河,戒備森嚴,高手無數,想要在這裡殺死身份尊貴的花魁娘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另外,潇湘花魁性子溫柔,一向與人為善,對待下人極好,理論上來說也沒有什麼生死仇家。
如此看來,動機和作案手法都找不到,探案思路一時無法打通,不知從何處着手探查……刑部和大理寺的兩位負責人很是尴尬,前去彙報時,直接被秦淮河那位據說很是有些來頭的管事人指着鼻子足足罵了兩個時辰,卻愣是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最後隻能以三法司的聲譽做表态,說自己一定會在近期内破案,這才稍稍止住了管事人的怒火。
潇湘花魁的屍體最終被刑部和大理寺帶走,回去後他們要驗屍詳查。
原本熱鬧非凡的秦淮河再次變得無比冷清,姑娘們再次失業,下次重新上崗也不知是何時。
南晉國的姑娘以及妖族的白狐,雪鹿則被管事人帶走,說是要給她們好好安置一番,日後秦淮河重新營業時還有大用場。
但明眼人都知道,管事人這是想吃獨食。
仍守在花船外面滿心不忿的衆嫖客雖很是不甘,但他們都知道,秦淮河的管事人那是相當的牛逼,後台十分強硬,沒人敢惹。
前前後後更是有不少高手貼身護衛,想要偷偷揍他一頓都不行。
隻能眼睜睜看着他帶着那些異國尤物坐上一輛華麗到有些誇張的馬車,在無數人的眼皮子底下招搖而去。
管事人這麼一走,老鸨便開始負責花船上的善後工作。
先是要安置好剩下來的八位花魁以及她們的貼身侍女,她們可是秦淮河的招牌,日後重新營業時還要靠她們來鎮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