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武俠仙俠 大夏文聖

第二十六章:大夏書院招生在即

大夏文聖 潇騰 2815 2023-04-12 00:14

  文心書齋。

  随着鐘聲響起。

  所有學子紛紛離開。

  而平靜的書齋内,出現了一道人影。

  張雲海步伐很快,似乎是有什麼要急之事,直接來到正堂内,尋來書齋院長。

  “張兄。”

  “何事如此急忙?”

  随着一名中年男子到來,張雲海立刻起身。

  “周先生,院長之職已經定下來了。”

  張雲海開口。

  “是誰?”

  聽到此話,書齋院長不由好奇,望向張雲海。

  “蘇文景,蘇大家。”

  張雲換緩緩出聲。

  随着此話一說,書齋院長神色不由一變,甚至忍不住驚呼道。

  “文景半聖?”

  “這不可能。”

  “他不是隐退了嗎?”

  後者驚呼,壓根就沒想到朝廷居然請來這位大人物執掌大夏書院。

  “是隐退了。”

  “可聽聞是陛下親自請來的。”

  “文景先生執掌大夏書院,此番隻怕有些麻煩了。”

  張雲海給予回答,同時也露出難色。

  後者沉默不語。

  在堂内來回渡步,不知在盤算什麼。

  蘇文景。

  當代大儒,而且已經接觸到聖道,有生之年極有可能成為半聖。

  最恐怖的是,蘇文景不願從政,為讀書人楷模與清流,讀書為官這是必然的事情,但入了官場,少不了一些風言風語。

  這是常态。

  而蘇文景這種清流,卻能得到天下讀書人敬佩,就是因為他不入官場。

  如此一來的話,很多計劃就徹底被打破了。

  在其位謀其職。

  無論是否大儒,入了官場,便擁有了權力以及職位,經過不斷的演化,最終會形成龐大的文官集團。

  雖有浩然正氣,一切看似很公平,可實際上不公平的地方到處都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科舉入榜七十二人,然而七十二與七十三這兩人的文章相差不大。

  可這七十三名是武将之後,在沒有任何利益情況下,基本上所有審考官都不會選擇他。

  這就是公平之下的不公平。

  大夏書院,乃是大夏王朝最高學府,往年都是禮部尚書楊開把控,身為禮部尚書,自然不會做些手腳之類。

  可下面人不一樣,這裡面的學問太大了,是人情也是官道。

  除了最優秀的前十者,其餘多多少少參雜了許多政治因素。

  然而,如今陛下親自請來蘇文景執掌大夏書院,這對文官集團肯定有所打壓。

  不僅僅是眼前的打壓,更主要的還是訊号。

  是否要培養一股新勢力?

  培養新勢力的目的是什麼?逼迫文臣同意戰争?

  朝堂無小事,皇帝任何一件事情,都被無數雙眼睛盯着,每一件事情都要來來回回琢磨數遍。

  這就是官場。

  “張兄,陛下親自去找蘇先生,可否帶上了太子?”

  書齋院長停下步子,望向張雲海問道。

  “沒有。”

  “太子也是剛剛知曉,所以愚弟才會如此焦急。”

  張雲海出聲,告知對方這件事情。

  “太子剛剛知曉?”

  一瞬間,書齋院子更加沉默了。

  如今,永盛皇帝雖沒有到遲暮之年,但也不年輕了,年輕時跟太祖征戰,中年後發動建德難,身上全是舊疾。

  指不定那一天就駕崩了。

  當然身為臣子,肯定不希望皇帝駕崩,可任何事情都要做好萬全之策。

  他們是太子的人,甚至滿朝的文臣有七成都是太子麾下。

  大夏皇帝請來蘇文景,卻沒有告知太子,這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訊号。

  “文景先生,為兄也十分敬佩。”

  “乃當代大儒,此番出山,可能當真突破到半聖境。”

  “他執掌大夏書院,倒也合适,隻不過聽聞文景先生有些古怪,也正是因為這些古怪,所以與他兄長有巨大隔閡。”

  “但不管如何,我等還是不要亂語,這件事情陛下既然已經決定了,想來說什麼都沒用。”

  “再者,若是搞些動作,會惹來清流一派讀書人抨擊,到時候更為麻煩。”

  “文景先生什麼時候來?”

  書齋院長沉思過後,緩緩開口。

  “這個就不清楚,據說已經到了京都附近,但是遲遲不入,有些古怪。”

  “而且還有一事,文景先生的兄長,去了扶羅,執掌扶羅書院。”

  張雲海再次說出一個辛秘。

  讓書齋院長臉色一變。

  “去了扶羅書院?”

  “怪不得陛下親自去請文景先生出山。”

  書齋院長驚歎。

  蘇文景乃是當代大儒,極有可能成為半聖的存在。

  但蘇文景的兄長,卻是真正的半聖,兩人同父異母,但儒道上面,蘇文景的兄長要略勝一籌,一門雙儒。

  也正是因為如此,蘇文景的名氣才會這般響亮。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蘇文景兄長居然去了扶羅王朝。

  東荒境内,有三大王朝,大夏王朝,扶羅王朝,還有大金王朝。

  大金王朝實力最強,大夏王朝第二,扶羅王朝第三。

  畢竟大夏王朝建立初始,之前是十國争霸,若不是太祖降世,平亂外族,橫掃十國,也就沒有大夏之說。

  大夏王朝超越大金王朝也是指日可待,如果不是出現了建德難,估計更快。

  但就是因為建德難,導緻大夏王朝陷入内亂十二年,被拖了十二年發展,所以身居第二。

  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當今聖上最大的恥辱。

  也是不少讀書人抨擊之一。

  “恩。”

  “兄長,此番我等當真靜觀其變嗎?”

  張雲海繼續出聲問道。

  “恩。”

  “若文景先生兄長沒有去扶羅,我等還可以從中迂回一二。”

  “可文景先生兄長去了扶羅,陛下的心意我大緻明白了。”

  “此次大夏書院,我等千萬不可插手,就讓文景先生來吧。”

  書齋院長緩緩說道,定下主意。

  “好。”

  “既然如此,那愚弟告知其他同僚,免得鬧出亂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