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麒麟送子,鐵棺材出世
這拜餘樓是何等人物?
其祖上乃是大景的開國元勳,幾乎功高蓋主,而功高之臣必然令皇帝起疑生嫌隙,曆朝曆代都是如此,所以拜餘樓祖上開國大員主動請調離京去地方,謀求退路。
最後,給分封了廣州之地,别看現在廣州十三行富甲天下,那都是一口通商之後了,以前除了中原富裕,周邊都是蠻夷之地,是流放的地方,海上倭寇騷擾不說,封海禁漁獵更是鬧的沿海老百姓活不下去,得往内陸跑,這地方又窮又沒人,自然是不怕開國元勳有二心生事,讓皇帝放心,給的虛名高一些也無礙,免得皇帝落人口實,面子裡子都做到了。
後來,皇帝還不放心,屢次托人去看,老皇帝疑心病重,總擔心他有沒有要造反,要不我還是殺了他吧?安心。
拜餘樓祖上心說皇帝總惦記我這腦袋也不是辦法啊,後來想了個主意,那天夫人生娃,就讓人傳出去,半夜裡看見麒麟進屋吐瓦片,送子降生。
這是個什麼說法?
麒麟送子,這是個典故。
《拾遺記》裡面有典故緯說,說當今儒學的開創者,先賢聖人,出生時其父母就見了“麒麟吐書”,是麒麟給送來的孩子。
聖人是什麼,有帝王德而不居其位。
所以這“麒麟送子”說的都是經世良材,輔國賢臣,輔佐皇帝的資深打工仔。
意思是沒有皇帝命!
而且,還是在稱贊明君賢世才能有天賜賢臣,拍皇帝馬屁,并且人家典故裡聖人是吐書,他這是吐瓦片,也自認不能比聖人,他就是一破瓦。
這麼個說法,多年過去已經真假不論,感覺封建迷信忽悠人的成分占了九成九,但當時确實讨得皇帝君心大悅,禦賜了拜餘樓祖上世世代代“麒麟子”的禦号。
當時賜不賜号倒是無所謂,主要是取悅君心,家族命脈保住了。
後來,大景王朝幾百年過去,因為鎖國令和海關設立,廣州一口通商得益,經濟爆炸,催生了大量的富商,這塊地方飛速的繁榮起來,老拜家成了風口上的豬。
直到拜餘樓這一代,做上了兩廣總督,光宗耀祖,顯耀門楣。
虛名不談,這個土生土長的地頭蛇家族對于兩廣的掌控,已經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就是兩廣的土皇帝。
當年,乾皇都沒法動他,乾皇不是沒想過把拜餘樓從那個位置拿下來,但是當時的情況就是,一旦動拜餘樓,兩廣必亂,其規模不會亞于去年的西南白蓮教起義。
而且,更重要的是,廣州是一口通商之地,廣州十三行是天子南庫,稅收大頭,以拜餘樓之影響力,一但動他,能讓兩廣五年内都收不上稅,大景必然元氣大傷,當時乾皇正在四處征戰,湊自己的十全功績,沒稅收就沒軍費,受利益鉗制。
如果非要給拜餘樓做個比對,基本上等于“西南白蓮教+兩淮鹽商”的合體加強版。
動他,對于大景朝廷,對于皇帝來說就是自殘,自斷臂膀,所以乾皇和嘉皇都不動他,都知道這是身上的毒,但誰都狠不下心去切掉。
至于光皇為什麼敢?
因為小屁孩不懂,被林壽忽悠了。
他哪曉得那麼複雜的利益關系,他就知道要給皇阿瑪守好江山,信任的軍機大臣林忠和大學士劉淞說了,那拜餘樓是危害大景的害蟲得除掉,他想想覺得有道理,但是他哪如他爸他爺爺精明,哪知道這除掉拜餘樓的代價,是要癟他錢包,卸他大胯。
初生牛犢不怕虎,一上來就讓林忠去整頓兩廣,把拜餘樓的兩廣總督給撸下來了,調任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