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三省一下就驚住了。
他知道王洪九雖然是從臨江鎮崛起,可是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江城,即使回來,也是在文化縣城裡呼朋喚友,很少在臨江鎮應酬,那麼,昨天才開了整治意見通報會,今天王洪九就回來,而且跟西川都市報的記者在一起,他想做什麼?
我們就在你們那個遊輪上吃的,那老闆叫王龍炳,他和他兒子也在,剛才他兒子說昨天請了正府的人問消息,提到了你,王洪九說他知道你的名字,還壞過他的事,我裝作不認識你,也不會跟他們說我們的關系,然後悄悄出來給你打電話。
葉三省更加吃驚,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好了,我就是跟你說一聲。今晚見面肯定不行了。我帶着伍勝男,吃了飯馬上趕回去。高雪皎慌慌張張地挂了電話。
葉三省呆了下,剛邁腳想要走回,又站住。
吸了口氣,平息一下情緒,然後拔打楊中的電話。
沒有廢話,老實地說了他的高雪皎的同學關系,說到了他正在臨江鎮采訪,王洪九陪同。
楊中在電話那端平靜地說他知道了。
葉三省挂了電話,明白接下來的事跟他無關了。
無論高雪皎要報道什麼,無論以後誰翻出高雪皎跟他的同學關系,至少在楊中這裡,進而擴大到吳志奇和尹先發,他都能夠撇清。
至于這個報道,以楊中的關系,可以很容易打聽到西川都市報想報道什麼,進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楊中這邊挂了電話,一瞬間心裡轉了很多念頭:
這個年輕人還真是自己的“福将”。
王洪九他想幹嘛?請報紙來報道自己的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是亂搞?這不可能,媒體不會輕易這樣做,也不可能這樣做,王洪九絕對無法影響一家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媒體。
那是王洪九真的為西川都市報提供某種新聞線索?應該是跟自己這次專項整治工作有關?
楊中百思不得其解,無論如何,他相信媒體都肯定會站到他這一邊的。他這次專項整治行動,還跟市裡的電視台和報紙都聯系過,隻是電視台和報紙都有其它工作,天氣又熱,讓他們臨江鎮自己做個稿紙上去發。
楊中思忖一下,拿起電話翻到以前一個媒體朋友,問他跟西川都市報地方新聞部熟悉不。
這位朋友是他省城高中一位同學,也算是背景深厚,大學讀書時就開公司做外貿,頭幾年突然改了興趣,聚會時跟他們說“要麼做總統,要麼做新聞人”,招聘去了省報先跑新聞後做編輯現在又做經營,楊中回到省城,沒有其他事時都會約他小聚,聽他說說西川和省城的人和事,不讓自己的眼和耳都局限于一個臨江鎮,文化和江城。
這位朋友哈哈大笑,說當然熟,整個西川的媒體就沒有他不熟的,問楊中要不要地方新聞部主任的電話,好像姓曹,他們在酒吧裡認識,交換名片,後來又在不同場合喝過酒,很耿直,他可以先跟曹主任說一聲,楊中萬事皆可開口。實在不行他還可以找都市報的社領導。
楊中哪敢應承,直接讓這位朋友問下這個曹主任,今天他們駐江城站的記者去臨江鎮采訪,是哪方面的新聞。
不到十分鐘,這位朋友就回了話,說聯系了曹主任,今天派記者去臨江鎮不是新聞而是有人提供的新聞線索,說十萬臨江鎮老百姓這些年喝的自來水全是毒水,自來水廠隔壁的三森藥業長期超标排放,對水廠造成巨大的污染,所以他們立刻派了駐江城站的記者前去核實采訪,如果情況屬實,他們可能派出特别行動組。
楊中知道西川都市報的特别行動組由幾位精明強幹的記者組成,包括王牌的首席記者,專門對重大題材,重大案件,社會熱點等進行全面采訪,深度報道,基本上一寫就是一個系列,會把相關内容都會全部挖掘出來,做成頭版特稿,是西川都市報的拳頭報道之一,幾乎每一次特稿都會引起極大的轟動效應,影響巨大。
楊中有些暈。
他預想到了王洪九的一些反應,但無論如何,都還沒有想到這位社會大哥居然從這裡入手。
通過輿論和報紙進行戰鬥應該是一位官員的強項而不是一位社會大哥擅長,他得到了哪位高人指點?
但是毫無疑問,王洪九這一招借力打力,隔山打牛用得非常巧妙,不僅把三森藥業狠狠地拉下水,而且轉嫁了水廠的矛盾:水廠也是受害者。
如果西川都市報的報道按照王洪九的意圖發出來,所有臨江鎮的居民,甚至很多不明真相的讀者和領導,都會把憤怒集中到三森藥業而不是水廠,他們不會去做簡單的邏輯分析和判斷,直接就會被報道引導情緒。
而且曹主任還說了有可能做系列報道的特稿。
是的,十萬人的吃水問題,不重視都不可能,甚至不可能停留在縣市,會驚動省上。雖然臨江鎮隻有五萬多居民,但是誰會去區别五萬十萬呢?楊中不知道這位曹主任是真話還是待價而沽,但他卻不能不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