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主題自然是這次調研的感想和收獲,主要是圍繞文化的發展建設,能夠從這次調研中學習到什麼,受到什麼啟發。
這些人都是最近圍在縣裡領導身邊的官員,都明白從歐陽堅到徐蘭到楊中,都想搞這個文化水城,到處活動,卻也都清楚文化水城這個項目要上實在勉強,不過到了會場,那就得說會場的話,一個個慷慨激昂,天花亂墜,把文化的條件吹捧得比郫城還要優越十倍,不管搞什麼,都會出成績放衛星,蓋壓其它區縣。
葉三省發言是從文化的特點出發,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觀,利用古寺湖,在旅遊開發上做文章,有一些想法是從界溪鎮的石船湖那裡借鑒過來,雖然系統邏輯,但也沒有什麼新意,看得出徐蘭和楊中的失望。
倒是楊中的發言簡短而有針對。
他提出一個加強“服務”的要求,說以後無論做什麼項目,都要有服務的意識,很多環節,要變管理為服務,如果硬件條件不夠,軟件條件就不能再輸。然後是從明月村那裡學到的,請領導和專家來文化,這個行動意味深長,大家各有所思。
總的來說,葉三省認為這次調研收獲是大,但是具體到文化水城這個項目,就看不到啟發了,沒有到達調研的期待。
兩個小時會議後,徐蘭讓艾良才做好會議記錄,向歐陽書記彙報,然後笑着說晚上沒有會議夥食,但你們可以自由安排。
結果她轉身一走,趙鴻就站起身招呼大家,說奉上級指示,今晚由文通公司向諸位請教咨詢一些業務問題,先吃飯後工作,大家想吃什麼?
王度問哪個上級,趙鴻說打死我也不說,詹曉宇說你這個是糊塗飯,正好我也是個糊塗人,那就不嫌棄了,王度說沖你這個态度,我是不想吃這個飯的,但我這個也倔,越不想吃的飯越要吃。
大家哈哈大笑,都知道這是徐蘭安排,如果由政府這邊安排,不好處理,心照不宣地跟着趙鴻離開,令葉三省詫異的是,楊中居然也沒有跟着徐蘭離開,而是要參加晚上的飯局。
葉三省自然也不會裝清高逃跑,他也一直想找機會融入文化官場,跟文化的這些小諸侯親近,這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這也是他第一次跟文化的官員們這樣接觸吧?
到了大相國食府,十二人坐了一個大圓桌,連艾良才都沒有缺席,陣容鼎盛。
山中無考慮,助理稱大王,楊中自然坐了首位,單是他那個城關鎮書記也坐得住這個座位,艾良才調研路上承擔了服務工作,現在恢複了他要害部門官員的權威,坐了楊中身邊,其它官員你推我搡,鬧了近十分鐘才坐定位置,葉三省乖乖地主動坐到末座。
飯局自然是以楊縣長助理為主,不過話語權由王度和詹曉宇掌握,王度是老資格,文化官場的活地圖,手中掌握五個局,心裡裝着整個文化官場的人和事,這樣的實力派本土官員哪個城市的官場都有,跟義雙交通局長汪雨差不多,如果上升到江城,就是劉成家。
詹曉宇是因為他在招商局,頭腦靈活,嘴皮子強,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兩點,他才被安排在招商上。
飯局開始,就是一陣狂風暴雨,這也是區縣慣常的程序,葉三省一下就被灌了小半斤,心想酒量稍微淺一些,第一輪就要挂免戰牌。
一桌之中,都是正科級實職,隻有葉三省一個人是副科級,而且是相對邊緣的團*委,前天在中巴車上葉三省就意識到了,所以擺正自己姿态,主動微笑,但是一桌人都沒有人冷落他,輕視他,不僅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市*委書記的秘書,也是因為他的傳奇經曆,無論是臨江新城,寶來山藝術村還是義雙一山一湖的旅遊開發,都是這個初出茅廬的政府新人搗鼓出來的閃亮政績,徐蘭特意召他參加調研,就說明他在縣裡主官心中的份量,熟悉的人像王度不說,陌生人都互相三杯,然後互相電話,相約兩個部門加強合作,兩個人也加強約酒。
葉三省一邊敬酒一邊留神楊中,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