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是有盲從心理的,在聽說許定就在徐州之後,很多不受徐州地方上待見的百姓幹脆就過來投奔他,哪怕去威遠島也行。
威遠島早就被許定打造成了仙境般的存在,一直在天羅地網的散播下,積累了極佳的名聲,為普通百姓所向往,所以很多百性深信不疑。
“子仲,你看即使我選了最近的一條路,還是有這麼多的百姓聚攏過來,這樣下去一時之間怕是難以全送走了。”許定不是炫耀,而是憂心。
難有這麼多的百姓聚攏投靠他,他也有些意外。
要不是在袁遺那裡敲詐了一批糧食,這些難民大軍直接會崩潰。
“君侯有什麼意見。”東萊的船來一批裝完就走了,可是難民大軍卻好像沒有削減一樣,麋竺是親眼所見的,所在知道這不是許定等人搞鬼想逗留徐州。
許定道:“麋竺你是不是可以向陶刺史提一提,請我借塊地給我,讓我暫時安排這些難民,如此也不至于給徐州造成太大的壓力與動亂,說真的,我雖然有幾千将士在這裡,但是一但有心之煽動蠱惑,我了沒有信心能壓制得住。”
許定說的是實話,三十多萬難民,一但生亂,他不好下手。
麋竺想了想,問道:“那君侯想借哪裡?”
“朐縣海岸十數裡之外有一島,名叫郁州山,我聽說那島極大,有半個縣之廣,應該可以安排下這三十萬百姓,我們先用船将百姓們接到郁州山島上,如此可以迅速騰空朐縣附近的難民,這樣即使難民生事,也隻限于島上,而不會危害朐縣,更不會影響東海郡,更不會讓徐州不穩。”許定将腹稿說了出來。
“妙!郡侯此言可行,确實是一良方。”麋竺眼眸中也閃過一絲精光,許定的這個辦法确實是極為穩妥的。
朐縣是麋家的根基,說實在的麋竺更不想這裡發生動亂,那樣麋家指定要毀。
所以極為贊成許定的意見。
很快麋竺返加郯縣向陶謙遊說。
陶謙想了想最後也同意了。
隻要能讓徐州安穩,許定不在他徐州搞什麼幺蛾子,不就是一個沒用的島嗎,借給他就是了。
現在兩人是盟友,這點氣度他還是有的。
成功借到郁州山島,許定立即讓接下來的船将難民先運至郁州山島上。
如此接運的速度快了很多。
三十萬難民不消幾日就都運了過去。
不過陸續還是有難民過來,許定又對麋竺道:“子仲,你看是不是你在去跟陶刺史提一下,讓我部在這裡設一個收攏點,這樣也不至于辜負這些百姓的期望,不讓他們失望,讓他們有條出路,而不至于無所依,最後去投靠那些山賊匪目,禍亂徐州。”
“這……好吧,我去跟主公提一提!”許定說的這個同樣是不好拒絕,流民進入徐州,太多了真的會引起地方的安穩,哪怕徐州方面也有不少救濟收攏這些難民了,但是這些難民信不過徐州的世家,甯願多走一點路來朐縣投許定。
所以麋竺又跑陶謙那裡遊說。
陶謙聽了直皺眉,問道:“他還要收難民,他究竟想弄走多少人,他一個小小的威遠島能容這麼多人嗎?”
麋竺道:“主公,聽威遠侯的意思,這些難民恐怕日後會放在新四郡,以前黃海郡他移了二十多萬了,其它三郡還沒有,一個郡二十多萬,大概要六十萬左右,他說沒有民衆,新四郡就算打下來了,也不是我大漢真正的國土。”
無民則無疆。
說到這一點,整個大漢到是有一緻的意識。
強漢!強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