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與周瑜北上,走的是豫州到泰州,如此可免與呂布的誤會。
所以他們特地繞道去了袁術那裡。
“義父安康,我跟公瑾要北上了去打匈奴了。”孫策與周瑜在汝陰城下看到了等着他們的袁術。
袁術道:“我就不請你們入城了,你們走之前能來看看為父,為父很欣慰,很高興。
此去好好打,打出威風來,多注意安全,還有……放心,我不會動呂布那狗賊的手下,天下興亡我袁家不比誰家差,我袁公路要報仇,等得起。”
聽到袁術這樣說,孫策與周瑜都大松了一口氣。
他們就怕袁術趁着呂布北上,然後反攻拿回豫州三郡。
如果是那樣,那肯定招來許定的報複,連帶着揚州也不例外。
現在袁孫是一家,要打也會一塊打。
“來!喝了這碗酒,路上好走!”袁術親自為孫策跟周瑜倒滿了海碗,然後遞了過去。
一人接過,一口幹下。
擦拭了嘴角,孫策與周瑜單膝拜道:“義父不送,我們去了。”
“等等!你們北上,我汝陰城,我袁家怎麼能不派人一起。”袁術沖着身邊的女婿道:
“黃猗你帶我袁家子弟們去助伯符跟公瑾,幫着他管理好後勤還有他們的安全。”
黃猗很不情願,不過袁術發令了,也隻能硬着頭皮道:“是嶽父大人,小婿一定不堕豫州的威名。”
孫策有心想拒絕,不過被周瑜輕輕碰了一下,隻好應承下來。
大軍沒有多停留,然後繼續向北進入許定地盤,一路上有人接引,行走起來也是格外的快。
…………
與此同時,交州各州郡,雖然靠南,路途遙遠,不過也早早啟程,派出一支合計三千人的隊伍北上。
益州劉璋問向衆人:“許定與曹操皆發了号令,你們覺得我益州該不該出兵,該出,又出多少?不該出,要如何回複。”
下面立即有的說該出,有的說不該出,反正各有争論,完全沒有一個統一的态度。
劉璋一個頭兩個大,然後問向心腹法正:“許正,你覺得呢?”
原來法正混入益州後取化名許正。
他是許定的開山大徒弟,用許姓也不算違規。
許正(法正)出席回道:“主公,我覺得我們該去,但是又不該去!”
衆人一面懵逼,這是什麼回答。
劉璋道:“這是何意?”
許正(法正)道:“該去,是應為主公乃是大漢宗親,乃是益州之主,有守土為國,抗擊匈奴的責任,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明确的态度,要去。
不該去是因為,我們去不了,張魯不會放我們去,走東坐船出荊州,兵馬出不了多少,而且轉展路途遙遠,我們去了,北邊戰事也結束了,去了也沒用。”
衆人突然想到許定報紙上的一句話——我竟無言以對。
這TM說得我差點就信了。
本來劉璋就不想出兵,對付張魯尚且還不夠兵力,哪有兵馬在北上。
去少了丢人,去多了心疼。
不由的暗贊一聲還是許直懂我,于是他咳嗽一聲,正了正聲道:“此話到是在理,隻是如何回複長安與威遠島?”
劉璋看向了法正,法正沒有說話,而是撇了一眼跟他一起進入益州的孟達。
孟達出席道:“主公此事簡單,修書前往長安與威遠島,承明情況,就說張魯不讓路,我們也無法派兵出川,希望他們能諒解,為此顯示我們的誠意,願意出資為北上征讨的大軍盡些綿薄之力。”
這個回答,孟達自認為極為的完美了,所以低着頭,微微一揚嘴角。
四下的其它益州文武們也交頭議論表示可行。
劉璋也滿意的點頭道:“不錯,子敬此言到是不錯。”
不過作為主公,劉璋也有自己的一套小聰明,遂又道:“你們還有别的要說的嗎?”
衆人均搖頭,隻有法正說道:“主公,其實我們還可以補充做些其它的事,以免被人诟病,匈奴在北,我們是打不着,但是這蠻夷蠻夷,大家去打北匈奴,我們打南蠻子也是一樣的。”
打南蠻子。
這到是新奇。
腦回路也清新呀。
衆人又是一片議論之聲。
劉璋到是眼前一亮。
打南蠻子,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是呀,大家都去打匈奴,我打不着,打南蠻子,這也算是與國一起抗擊蠻夷,我在益州也盡到了大漢臣子的本份吧。
這樣便沒有人在诋毀我了吧。
想到這裡劉璋當下拍闆道:“好,就按子敬跟子孝的,修書給長安與威遠島,在派一支人馬打打南邊的蠻夷,也是時候教訓一下這些不守規矩的東西了。”
别架張松問道:“那主公,還出資嗎?”
張松知道劉璋可是一個吝啬之人,剛才故意沒說出錢的事,估計是不想花錢吧。
果然劉璋道:“出資,我益州哪裡還能拿得出半金,打南蠻子要消耗錢糧,這物資還不知道從哪裡調配呢,你等好生議議此事。”
這太極打得,到是挺順溜,張松無奈,隻好坐下。
大家都知道劉璋的小心思,所以沒有在談此事。
反正解決了應援出征讨伐匈奴之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好商議一下怎麼解決益州南部的蠻夷吧。
因為劉璋上位接手益州,南部諸郡的蠻人以經屢屢攻打漢家城池,開始造反不聽号令了。
這其中就以孟獲跟什麼金環大王、木鹿大王、朵思大王等等部族首領為主的家夥最為活躍。
不提益州謀劃攻打南蠻之事,長安城,在收到許定明确要出兵北上對付匈奴之後。
整個長安沸騰了。
曹操等人也極為高興。
許定認了大将軍的職位,還承認了大漢皇帝,并且頒布了大将軍令。
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好消息。
自己立的朝廷這下算是真正的中央,誰也否認不了了。
“不過主公,威侯這大将軍令着實有些霸道了,其勢以經遠遠蓋過了朝廷,可不是好迹象。”荀彧看完許定登在報紙上的大将軍令,并沒多少喜色,反而是面帶愁容。
許定的地盤,兵馬跟威望,在民間與朝堂上早以蓋過了天子跟曹操。
一紙将軍令,比聖旨還要好使。
這怕是荊州的劉表與揚州的孫家都要出兵北上了。
因為其一紙大将軍令,讓關東戰事全部停了。
比天子還管用。
這是何等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