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道:“派誰統兵?”
長史耿武道:“主公,此向可由公與帶軍司馬張颌、高覽前往,以公與之才,張颌、高覽兩位将軍之猛,攔下公孫瓒不在話下!”
韓馥勉強安心點頭同意,然後又問:“那劉備呢,如何擋他?”
長史耿武道:“主公,這邊由我帶二萬将士北上,劉備此人觊觎我冀州以久,不過兵将如匪,勢氣不旺,此次無非是趁火打劫,想取中山國而以,隻要公孫瓒的攻勢擋下,他自會退走!”
韓馥微微點頭,又問:“那四世三公的袁紹呢?他手下謀士衆多,有顔良、文醜這樣的猛将,不好對付!”
别駕闵純道:“主公,袁紹最好對付,渤海人口雖衆,精壯雖多,然讨伐董卓之後袁紹伏擊威海侯不成反折損了三萬。
其手下許攸與堂弟袁叙本想從東萊帶兵五萬過來,但是又被威海侯算計,許攸反被羞辱,袁叙戰死,此時兵将不多,士氣不高。
我冀州甲将士數十萬人,囤積的糧食夠十年吃的,就是守着城池讓袁紹打,他也打不下來,而且他的糧草不足,要不了多久就缺糧,退兵回渤海!”
韓馥聽得衆人勸谏,于是同意了三人的意見,派沮授去擋公孫瓒。
派長史耿武對付劉備,派别駕闵純安撫麴義。
三人帶兵一走,這一邊袁紹帶兵停在了清水河的魏縣,并沒有跨河進攻。
正如長史耿武、别駕闵純、騎都尉沮授所說的一樣,此時的袁紹别看聲勢很大,但是兵馬真不多,虛弱得很,強攻根本打不下冀州。
不過他派了手下謀士郭圖、荀谌,還有自己的外甥高幹前往邺城。
三人到來邺城,荀谌找到同是颍川陽翟人辛評,拉攏他投靠袁紹。
郭圖則找到韓馥手下張導,拉攏他投靠袁紹。
辛評、張導都知道韓馥不是能成事的主,強敵還沒有來就害怕得要棄城了,于是轉投袁紹,帶着郭圖、荀谌、高幹去見韓馥。
五人裡應外合,軟硬兼施,吓得韓馥又是六神無主。
見火候差不多了,荀谌對韓馥說:“使君,現在公孫瓒不斷推進,河間、安平、巨鹿各郡都響應加入他,沒有人能擋他的鋒芒,沮授帶着張颌高覽,其實并不是去與之交戰的,而是去投靠公孫瓒,保住他們的地位的,我們從心裡感到您很危險,這才來邺城提醒您。”
此時韓馥被忽悠得差不多了,心裡隻剩下害怕,問道:“既然這樣,我該怎麼辦呢?”
荀谌說:“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寬厚仁愛,容納各種人,使天下人歸附方面,比起袁紹來怎麼樣?”
韓馥說:“我不如他。”
荀谌又問:“面臨危難出奇制勝,智謀勇氣遠遠超出常人,逭方面您比起袁紹來又怎麼樣?”
韓馥說:“我不如他。”
荀谌再問:“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好處,您比起袁紹來又怎麼樣?”
韓馥回答:“我不如他。”
荀谌說:“勃海雖是一個郡,其實相當于州。現在将軍您處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紹的形勢,但長期居于袁紹之上,袁紹是當代的豪傑,必定不肯在您之下。而且公孫瓒帶領白馬義從其兵鋒不可抵擋。又有同門劉備從代郡南下,還有麴義配合,你真的能守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