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賈诩的話還沒說完,遠處便傳來密集的槍聲。
在這黑夜之中,很容易看見,閃着火光的子彈,從前、後兩個方向射來。全部射往趙雲的騎兵。還有戰場上的利刃軍。
許定停止強化。
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趙雲。
這位三國時的戰神,難道就這樣挂了嗎?
铛铛铛...
無數的子彈射向趙雲,他拔出腰間的佩劍,連續揮動。每一次揮動,都會劈飛一顆子彈。面對密集如有的彈雨,他往前沖了百步,卻毫發無傷。
“好!”
許定低吼了聲。
隻要趙雲沒事,他就放心了。
看來強兵系統,不僅能強兵,還能強将。
被強化過的将領,戰鬥力也會成倍遞增。
像趙雲這樣的猛将,被強化後,已經有抵擋子彈的能力。
這讓許定幹勁十足。
“文和,設法傳令趙雲,往北面突圍。”許定道。
“是。”
賈诩拿出号角:“嗚嗚嗚...。”這是往北撤軍的信号。
賈诩并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後果。
許定大驚失色:“你找死啊,快走!”許定拉着他,朝遠處跑去。
剛離開不久。
十幾發炮彈打了過來,精準的落在剛才的地方。
如果許定和賈诩還在那,一定會被炸的稀爛。
“好險好險...。”
“記住,以後發号施令時,一定要在一千五百米外。不然敵人的炮彈,一定會打中你。”許定道。
“臣記住了。”賈诩一陣後怕。
..........
剛才的号角聲,已經傳達了命令。
趙雲帶着部隊朝北面沖鋒。
許定和賈诩也順着斜坡,前往追趕。
半小時後。
趙雲的騎兵和賈诩的利刃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都沖出了重圍,朝牛堵方向急行軍。許定和賈诩也回到了隊伍中。但是這一場突圍戰,打的實在憋屈。從突圍開始到沖出敵人的射擊範圍,始終在挨打。利刃軍沒有彈藥,也無法還擊。騎兵速度雖快,可是要保護利刃軍,硬生生壓制了速度,傷亡最重。
“子龍,清點一下人數..。”往北跑了二十餘裡,實在跑不動了。許定讓大家原地歇息,順便清點傷亡人數。
趙雲前去執行。
不久後,回來道:“禀陛下,利刃軍減員兩千四。末将的騎兵,減員一千五。現在兩支部隊相加,也才不過三千人。”
“傷亡很大啊。”
許定本來打算靠一場伏擊戰,将敵人擋在斜坡東面,順便再繳獲點武器啥的。但是敵軍的強悍,還是超乎了許定的預料。敵人的火炮,竟然可以精準到幾米的範圍内。整整五個旅的兵力,其戰鬥力絕非利刃軍和幾千騎兵可以抵擋。
許定在心裡想以後不能大意。
趁着大家休息的時間,許定監測了一下方圓數百裡。
首先敵人的一萬多兵力,在斜坡處修整,重整隊形,派出小股部隊,朝北面偵查。估計早晚會向牛堵進軍。
而在東北面,江夏地區,也出現了一夥敵人。人數約三千左右,應該為一個旅的兵力。他們并沒有任何動作,隻是在江夏内外封鎖道路、抓捕青壯、張貼告示。
“牛堵之戰,一定要打好。消滅敵人一部分精銳,不然過江的一萬五千将士,都難以存活。”許定把賈诩和趙雲叫了來,說道。
賈诩始終皺着眉頭:“這夥敵人還真不是一般的強。他們的作戰能力,除了無法近戰,幾乎無懈可擊。”
趙雲道:“可惜我們帶來的騎兵太少了,不然剛才那一戰,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
........
趙雲并不知道,之前在戰場上,他能輕易的抵擋子彈,是因為許定使用系統強化了十次。若是沒有這個技能,别說沖出重圍了,在突圍戰還沒開始時,趙雲已經被子彈擊中。
許定沒有把趙雲的話當回事,繼續說道:“敵人很快就會追來。我們也要立刻起行,早些趕到牛堵,早些布陣。”
“嗯...。”
兩人都點點頭。
休息了一刻鐘。
大軍起行,朝牛堵方向前進。
許定時不時監測周圍,确保沒有敵人的伏兵和追兵。
揚州。
合肥。
剛到這裡的劉備、諸葛亮、黃忠,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敵人就打過江來了。甘甯的水軍隻抵擋了兩日,便全部退往外江。
敵人數萬兵力登陸,與合肥之軍,發生了一場大戰。
這場大戰雙方投入的兵力有十三萬。其中劉備軍六萬,黃忠的中原野戰軍四萬。從江東過來的敵人有三萬。
兵力對比是十比三。
諸葛亮親自指揮。
先派出一千騎兵、一千步兵,前往試探敵軍的火力。
這一試不要緊,把劉備、諸葛亮、黃忠都吓了一跳。
敵人的子彈能射擊千米、炮彈能打一千多兩百米。精準度非常高,威力也很強,幾乎沒有過失誤。
諸葛亮派出去的兩千人,還沒沖到敵人近前,就被密集的子彈和炮彈消滅了。
戰場上全是殘肢斷臂、鮮皿,慘不忍睹。
回到府衙中。
諸葛亮說道:“我們的面對的人,十分強大。使用普通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取勝。隻有靠近戰、夜戰、誘敵深入、重兵合圍,才有可能取勝。”
“黃将軍,不知中原野戰軍中,有多少騎兵?”
黃忠道:“目前有一萬四千。歸順闵柔将軍統領。他們是以前的歸義軍,皆由異族勇士組成,敢打敢拼,戰鬥力極強。”
“好!”
諸葛亮有了一些底氣:“歸義軍的戰鬥力,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當初在北境打匈奴時,就大展神威。這次肯定也不會差。”
一旁的劉備道:“可是我們這次面對的敵人,比匈奴強多了。他們的武器射程太遠。騎兵突襲,怕也很難有效果。”
“主公說的是。因此我們要選一處絕地,誘敵深入,使騎兵達到突襲的效果。這樣才能取勝。”諸葛亮似早已有主意,他的目光聚集在地圖上的一個位置。
“廣陵!”
諸葛亮指着廣陵地區,說道:“在廣陵北側,有兩條山脈,相互交叉。地下的道路也很平順、寬敞,不僅适合我們再山上伏兵,也适合騎兵馳騁。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吧騎兵隐藏在山後面。待敵人進入伏擊地點,突然殺出,拉近兩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