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向西距離長安三百二十裡,向東距離洛陽五百裡,正好厄守兩都之間咽喉要害,其戰略位置重要無比!
得知天下大勢有變,蕭逸立刻命令玄甲軍、陷陣營、丹陽兵、陌刀兵、惡鬼營、掘子軍……共計二十餘萬精銳人馬、以最快速度向潼關集結,準備東進洛陽、席卷中原!
安排好‘白菜’的後事之後,蕭逸帶領典韋、曹性以及百餘名親兵,策馬狂奔了一天一夜,于黃初五年-七月十六日抵達潼關,親自指揮這場國運之戰!
…………
“咚!--咚!咚!”
“太師大人升帳點将!”
隆隆的聚将鼓聲中,蕭逸滿身戎裝,端坐帥位,一向處亂不驚、平靜似水的臉龐上,竟然出現了小小的波瀾!
自己一十七歲從軍入伍,至今整整整三十年了,期間曆經大小數百戰,打敗了一個又一個強敵,也創立下了豐功偉業,不過三十年征戰下來,自己已是身心俱疲了。
就像一柄殺人無數的寶劍,看似寒光閃閃、殺氣騰騰,其實暗布無數細小裂痕,再不複出爐之時的鋒利了!
好在天下大勢即将安定,如果不出預料的話,這将是自己最後一次出征了,打完了這一仗,從此刀槍入鞘、馬放南山,可以安渡悠閑歲月了,剩下的事交給兒子,徒弟們就可以了!
“我等參拜太師大人!”
“免禮!”
文臣武将很快聚集而來,計有大牛、郭奕、典韋、高順、黃忠、黃叙、蔣奇、黃鼠、鄧艾、郝昭、孫紹、地獄四獸……共計數十人之多,皆是蕭氏心腹死黨,而且人人面帶興奮之色!
皇帝、太後先後升天,本該繼位的皇子沒能繼承皇位,不該繼位的諸侯王反而稱帝了,朝廷内外人心惶惶,軍民人等無所适從,大魏帝國已經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了!
如今天下無主,以太師大人的崇高威望,親率二十幾萬精銳東進,不出五天可入洛陽,進而席卷整個中原,撥亂反正,安撫臣民!
那個時候嗎,‘魏代漢興,蕭繼其後’這句谶語就該驗證了,大家都是開國功臣,英名記載史書之上,富貴傳承子孫後代,還有比更讓人高興的事嗎?
“啟禀太師大人,關外有使者求見,自稱傳達新君聖旨!”
“哦?”
正在蕭逸躊躇滿志,準備點将出征之時,一位不速之客到來了--司馬孚!
司馬孚,字叔達,在司馬八達中排列第三,與司馬懿是同胞兄弟,為人溫厚廉讓,從不于人結怨,故而在朝野中人緣極好,因多次進谏有功,被加封為中書郎、加騎都尉!
另外嗎,當年司馬孚出仕之時,曾在大司馬幕府中任職過一段時間,與上下人等都比較熟識,跟蕭逸也說的上話,派他出使倒是個合适人選,也說明曹熊、司馬懿真用心思了。
至于司馬孚來的目的,無非是勸說蕭逸不要出兵,有事坐下好好商量,最好能承認曹熊的皇帝身份,而且為了能說服蕭逸,他肯定還帶來了一份大禮!
……
“大魏天子聖旨在此,請太師大人起身迎接!”
“嗯?--哼!”
“噗通!--下官參拜太師大人!”
……
片刻之後,司馬孚進了中軍大帳,左手持天子節杖,上束三根白色牦牛尾,右手托一份皇帝聖旨,白玉為軸,绫錦織成,并有翻飛的銀色龍紋圖案!
司馬孚也是聰明人,知道這次出使難度極大,因此來的路上就謀劃過了,準備以天子使者身份來一個先聲奪人,隻要能震懾住蕭逸,這件事就成功一半了。
再以利誘之、以言勸之、以情動之,剩下一半也就成功了,而震懾住蕭逸的标志,就是讓對方起身迎接聖旨,那為何是起身,而不是下跪呢?
當年對曹操的敕令,蕭逸是單膝下跪迎接的,以示對嶽父大人的尊敬!
後來對曹丕的聖旨,蕭逸是微微拱手迎接的,算是給皇帝面子了!
如今輪到曹熊的旨意,隻要蕭逸擡擡屁股、肯站起來迎接就好了,不敢再有别的要求!
可惜事與願違,天子使者的威嚴沒能震懾住蕭逸,反倒是蕭逸散發出的滔天殺氣、随意掃過來的目光,吓得司馬孚雙膝一軟,不由自主的跪在了地上,聖旨也随之落地了。
“直接說吧,開了什麼價碼?”
“陛下有旨:太師大人輔國多年,勞苦功高,特加封為弘農王,賜九錫,可立天子旌旗,穿戴天子服侍,乘金根車,出警入跸,并節制潼關以西各州、郡軍政事務,王位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呵呵,價碼開的真是不低啊,如此天下又多一國矣,彼此征伐,永無甯日,你認為本太師會答應嗎?”
不得不承認,曹熊的心機、魄力、手段比其兄曹丕更勝一籌,如果坐上皇位的話,肯定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可惜有一個簡單道理,曹熊始終沒弄明白,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統一是天意人心所向,誰敢逆曆史潮流而動,必将落個粉身碎骨!
“太師大人英雄蓋世,視富貴有如過眼雨煙,然而下官有幾句肺腑之言,還望太師大人聆聽一二:
南征失敗,國力大損,先皇臨終之時,擔心皇子年幼,無力統禦天下,為避免出現主少國疑之危,故而遺言讓蕭懷王繼承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