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澹州第十五章京都來信
澹州城的天忽然陰了下來,頭頂上的烏雲沉甸甸的,就像是被打濕了的髒棉花,或者是火候過了的棉花糖,就這樣懸在人們的頭頂。
但是住在海邊的人們早就習慣了這種天氣,知道離下雨來風還有很久的時間,所以并沒有如何驚慌,不像以前有些年,司南伯爵别府家的那位漂亮私生,總是喜歡在夏天台風到來之前,跑到别府院的屋頂,對着全城的人大喊:“要下雨了,大家快收衣服吧。”
“範少爺,最近怎麼不喊大家收衣服了?”澹州港唯一的一條主街上四處擺着吃食和小玩意兒,攤販們看着從人群間走過的那個漂亮男孩兒,紛紛打趣道。
範閑羞澀地一笑,沒有說話,牽着身邊大丫環的手往别府裡走,另外一隻手上托着一塊豆腐。
大家都知道伯爵别府的這位私生與一般的貴族少爺不同,最喜歡幫下人做事,尤其是幫丫環們做事,早就看習慣了,所以并不吃驚。
此時距離費介離開澹州已近年,範閑已經長成一個透着股沉穩勁兒的漂亮小少年。
回到府,先讓下人把豆腐提到廚房,又給身體有些欠安的老夫人請安,順手将老太太身邊的一張紙揣進懷裡,範閑才回到書房裡。他摸出懷裡京都那個妹妹寄來的信,放在那張紙旁,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精彩起來。
這一年,慶國的皇帝陛下忽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改元慶曆,年号與國名相同,感覺總是有些古怪,京都裡的那些官貴族雖然表面上不敢有任何意見,但在沒有人的角落裡總會咕哝幾句。尤其是那些酸腐人,如今不論是今派還是古派,不論是國立教育院裡的老夫還是喝粥的小說家,都開始在交付監察院第八處審核的章裡,忍不住提起了意見。
改元的後續就是推行新政,但新政似乎毫無新意,隻是整治吏治而已,唯一讓天下臣民覺得很新妙的是――就在慶曆元年,皇宮裡忽然傳出一道旨意,内廷開始辦報紙了。
報紙?沒有人那明白是什麼玩意兒,直到内廷真正把第一張報紙印出來之後,大家才齊聲喔了一聲,再沒有人把它當回事兒。
因為這報紙是由皇宮獨家控制的産物,而且每天的樣刊必須經過皇帝陛下的親自首肯才能付印,所以根本不可能刊登任何會對帝國統治帶來麻煩的章。
而連續幾期貴達一銀币的報紙被京都裡愛嘗鮮的人們買到手後,有些權貴人家總覺得自己是不是上了皇帝陛下的當,最近是不是皇宮又準備修什麼新園了?
那張薄薄的紙上,什麼有價值的内容都沒有,隻是寫着各地的風景名勝,前朝人物傳記,而占據版面最大的那一面,沿着四周印了些像流雲一樣的花邊,記載着京都裡許多官員的私生活,比如軍事院主事慘遭家悍妻毒打,京都守備師師長為何少了一顆門牙,諸如此類。
還有些花邊新聞涉及到鄰國北齊和東夷城,但慶國的官員們卻隻注意了自己的這些事情,開始還可以嘻嘻哈哈,後來輪到自己頭上,才知道丢臉的滋味,本想找那報紙的麻煩,但怎奈何後台是皇帝,隻好怏怏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