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總是一件好事,代表着蒸汽機的一大技術進步。隻是讓陳文大為意外的是,眼前的這位皇帝,簡直就是無所不知的神。
其實陳文研制的,所謂的蒸汽機隻是個雛形。他了解了其原理,卻無法将其應用到實際。
許多技術壁壘,陳文并不清楚。比如說活塞運動,比如說單缸四缸這些他都不知道。
在四十年後,有個英國工程師托馬斯·塞維利根據巴本的模型,發明制造出一台應用于礦井抽水的蒸汽機,這是人類繼自然力——人、畜、水、火、風之後,首次把蒸汽作為一種人為制造動力,但這種機器還極不完善。
陳文做出來的蒸汽機,就類似于這種蒸汽泵。這種蒸汽機有兩大緻命缺點,一是熱效率低,原因是由于蒸汽冷凝是通過向汽缸内注入冷水實現的,從而消耗了大量的熱。
二是不能稱為動力機,基本上還是一個水泵,原因在于汽缸裡沒有活塞,無法将火力轉變為機械力,從而不可能成為帶動其他工作機的動力機。
對此,朱慈烺告訴陳文,不用把水直接在汽缸中加熱汽化,而是把汽缸和鍋爐分開,使蒸汽在鍋爐中生成後,由管道送入汽缸。這樣,一方面由于鍋爐的容積大于汽缸容積,可以輸送更多的蒸汽,提高功率。
另一方面由于鍋爐和汽缸分開,發動機部分的制造就比較容易。針對火力的轉換,還可以引入活塞裝置,使蒸汽壓力、大氣壓力和真空在相互作用下推動活塞作往複式的機械運動。這種機械運動傳遞出去,蒸汽泵就能成為蒸汽機。
這是一種氣壓式蒸汽機,陳文聽聞之後,登時目瞪口呆。他對朱慈烺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個皇帝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這是科學技術的交流,陳文就像是個小學生,面對一個教授,喋喋不休的不停提出問題。
每每,朱慈烺的回答總是讓他目瞪口呆。原來,蒸汽機裡面,有着如此巨大的學問。
隻是,朱慈烺講的多了,陳文不免有些記不住。他迫切的需要這些知識,于是陳文對着一旁的宮人喊道:“快快快,快拿筆來!”
沒有人敢在一個皇帝面前,如此的放肆。君臣之間,即便是如李岩宋獻策等人,如今對朱慈烺也是畢恭畢敬。
身為太子的時候,李岩和宋獻策他們與朱慈烺雖然不敢說稱兄道弟,至少平日之間大家都放松的很。
直到朱慈烺成了九五之尊,這些人都識趣的恪守臣子的本分起來。曆史上,敢與皇帝稱兄道弟的,都會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沒有人大得過皇帝,即便是你在皇帝面前表現出嚣張跋扈來,日子也就過到頭了。
誰都知道皇權的好處,作為一個臣子要想得以善終,就得盡一個臣子的本分。
陳文隻是一介書生,他哪裡知道這些東西了。再者說了,一旦你對于科學研究入了迷,别的東西根本就不去在乎了。比如說人情世故,根本就一竅不通。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科學家智商很高情商卻差強人意的原因,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這些世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