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曹操喊我去盜墓

第七百八十七章 十成 4000

曹操喊我去盜墓 潇騰 3136 2023-04-12 00:54

  至于登基之後……

  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以史為鑒,許多人一旦大權在握,哪怕隻有一天,心境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到時候就算曹老闆醒來,曹昂是否還願意将握在手中的權力讓出也變成了未知數。

  甚至就算曹昂願意,一些此次事件的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亦會做出一些難以預料的反應。

  何況那些在如此情況下不願為曹昂所用的将領,必定是曹老闆的忠實擁趸,曹昂若為了握住權柄除掉他們,便等于砍掉了曹老闆的手足,背負上了“叛逆”之名,那時也已經不是他想回頭便可以回頭的了。

  而對于吳良而言。

  他自然是更希望維持現狀的,畢竟曹老闆總體來說對他還算不錯,曆史上曹營也是在曹老闆的帶領下答應了官渡之戰,為日後魏國的建立與天朝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曆史的必然性決定曹老闆便是那個天命之子。

  若是換了旁人,哪怕代替曹老闆的人更加優秀更有才能,也未必便一定可以完成同樣的事情,畢竟人一換變數也會随之而來,未來便不再是吳良所知的未來了。

  另外。

  曹昂雖然現在看起來與他的關系還算說得過去,但終歸沒有曹老闆那麼親密,并且曹昂對待他與人軍的态度亦是十分不明了。

  曹昂一旦掌權,他與人軍的處境是否會發生變化亦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從自身利益去考慮這件事,吳良覺得此事必須慎重。

  “如今在下在明公與長公子面前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就算說了長公子也未必聽得進去,而吳太史則與長公子關系緊密,換吳太史去說更容易受到長公子的重視。”

  郭嘉對吳良施了一個大禮,頗為鄭重的道,“此事事關大局,請吳太史以大局為重,務必将此話轉達,否則再拖延下去恐怕生變。”

  聞言吳良不置可否的沉吟起來,片刻之後又故意問道:“方才郭祭酒說有人可能趁此機會生事,不知郭祭酒可看出是哪些人?”

  “這……”

  郭嘉面露難色,遲疑了一下才道,“别人在下不敢評判,不過張繡所部必定會有動作,尤其是張繡帳下的賈诩,此人最擅長把握機會,當初在長安的時候便看準了王允、呂布掌權初期根基不穩的時機,建議涼州諸将趁機反攻長安,李唷9汜等人依計行事,果然成事。”

  “如今明公出現如此變故,我能夠看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賈诩必然也看的出來,隻是方才宴會上他不便給張繡出謀劃策罷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現在賈诩必定正在與張繡秉燭商議,而以賈诩的口才,張繡很難不被說動。”

  說到此處,郭嘉再次對吳良施禮,“如果我所猜不錯,今日後半夜張繡所部必有動作,一旦他們有了動作,我們再做出反應恐怕就來不及了。”

  “……”

  聽到這裡,吳良心中“咯噔”了一下。

  郭嘉此刻的分析與推測已經與曆史上的宛城之戰契合了起來,

  即是說曆史上他的确已經提前看出了危機,不愧是那個名留青史的鬼才。

  不過他卻沒能阻止這場變故。

  

  這可能的确與他此刻的處境有關,當然也有可能他提前與曹昂說過此事,可惜曹昂沒有取信于他,又或是優柔寡斷以至于錯過了最佳的反應時間,最終沒能避免宛城之戰的發生,還一不小心丢掉了性命。

  對此吳良也有自己的依據。

  史書中記載,曹老闆逃亡時受到伏擊,坐騎絕影因此身死,于是曹昂将自己的坐騎讓給了曹老闆,步行保護他逃離,自己卻永遠留在了宛城。

  由此可以看出,曹昂是個真正的忠孝之人,他能夠用自己的性命為曹老闆争取生還的機會,那麼便必然做不出郭嘉希望他做出的事情來,更何況還是在曹老闆隻是昏迷的情況下,曹昂斷然不可能以雷霆手段取而代之。

  “吳太史,事不宜遲啊!”

  見吳良此刻依舊依舊是一臉的猶豫,郭嘉有些急躁的道。

  “郭祭酒莫急。”

  吳良回過神來看向郭嘉,正色說道,“若的确如你所說,此事怕是非同小可,隻是這些暫時都還隻是你的猜測,而子兄又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以我對他的了解,恐怕很難僅憑你的猜測便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來,便是我去說八成也沒什麼用。”

  “若是如此,我軍危矣!”

  郭嘉終于不再催促,隻是無奈的歎了口氣。

  “不過我現在倒有一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請郭祭酒幫忙合計合計。”

  吳良接着又道。

  “哦?吳太史說來聽聽。”

  郭嘉側目。

  “如果無法對我軍目前的狀況做出改變,我們是否可以對可能生變的人使出雷霆手段,如此亦可将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吳良沉吟着道。

  “吳太史的意思是……”

  郭嘉身子立刻前傾了一些,頗為意外的問道,“吳太史打算把先發制人,率先對張繡出手?”

  “是這麼個意思。”

  吳良微微颔首。

  他早就有這個計劃,因此才會先用打賭的手段将手下的張襲所部籠絡過來以備不時之需。

  解決不了問題,便解決制造問題的人。

  自古以來這便是應對疑難雜症的最優解,隻不過吳良畢竟沒有帶過兵,對于政治軍事涉獵也是極少,擔心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夠全面,如今郭嘉就在旁邊,正好借此機會教他幫忙完善一下計劃。

  “這……恐怕不妥。”

  郭嘉搖頭道,“我雖推測張繡、賈诩必有所謀,但此事畢竟尚未發生,因此我們沒有對他們出手的正當理由,正所謂名正才能言順,如此師出無名日後必受非議,恐怕影響明公大計,得不償失呐。”

  曹老闆現在的“大計”便是盡可能收服一切可以收服的力量,盡快提升實力應對袁紹方面施加的壓力。

  而這次張繡不戰而降,正是曹老闆最需要的局面。

  完全可以想象,若不是曹老闆忽然昏迷,他一定會對張繡大加封賞,以這樣的方式來向其他的勢力展示自己的仁愛與肚量,令其他的勢力主動前來投靠。

  但若是這次曹老闆非但沒有封賞張繡,反倒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将其捉拿,這便必然會影響到他的“大計”。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