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兩條錦囊妙計是什麼意思?”
朱魯也湊過來看了絹布上的内容,卻是卷着舌頭一臉疑惑的問道。
這個家夥頭腦相對簡單一些,他雖然知道這上面所寫的是抵禦蝗災的方法,但不到蝗災降臨的那一天,還真未必能夠想明白吳良的深意。
“我來問你,倘若今年遭了蝗災,導緻陳留顆粒無收,那曹孟德收不上糧饷,你這監管陳留‘屯田制’的典農校尉會是什麼下場?”
朱遜斜了朱魯一眼,本來已不願與這個傻兒子浪費口舌,但想想畢竟還是自家兒子,如今又傍上了曹老闆和吳良這條大船,尤其受到吳良青睐,最終還是歎了口氣,無奈的對其問道。
“這……若是如此,曹孟德八成要定我失職之罪……?”
朱魯仔細想了想,醉意瞬間被下散了一半,頗為惶恐的答道。
“這隻是其一。”
朱遜卻又搖頭,沉吟着說道,“其二,曹孟德要的是糧饷,治你的罪便能找回糧饷麼?若換作我是曹孟德,我會以此為借口綁了你前往咱們家興師問罪,到時為了自保,我便不得不拿出咱們家的屯糧來填補曹孟德的損失,如此才能平息此事。”
“如此一來,非但我丢了官職,就連咱們家亦要蒙受巨大損失,父親,這可如何是好啊?”
聽了朱遜的話,朱魯更是慌得一批,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來回踱起步來,哭喪着一張臉說道,“父親,這做官未免也太危險了,動辄害了自己不算,連族人也要受到牽連,我忽然不想做官了,我這就去請有才兄替我求情,這官還是教旁人來做吧。”
說着話,朱魯竟還真就又轉身向吳宅奔去,腳也不軟了頭也不暈了,仿佛酒已經完全醒了一半。
“你這混賬,給我回來!”
好在朱遜經曆了剛才的事情早有先見之明,朱魯才剛小跑了兩步就被朱遜強行扯了回來,抖了抖手上的絹布斥道,“慌個什麼,你這有才兄不是剛給了你錦囊妙計麼?”
“哦——”
朱遜恍然大悟,終于送了口氣連連點頭笑道,“對對對,有才兄這錦囊妙計便是用來應對蝗災的,便是真來了蝗災,我也不是無計可施,可是……”
說到這裡,朱遜才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根結所在,而後又撓着後腦勺不解的問道:“可是如今一片欣欣向榮,怎麼看也不像要遭蝗災的樣子,有才兄為何要給我這錦囊妙計,難道……他是通過我的面相看出來的?”
“……”
這也是朱遜搞不清楚的問題,他自然不知應該如何解釋,隻是沉吟着說道,“若真來了蝗災,可就不是我們陳留一郡的事了,隻怕整個兖州、乃至豫州、青州、司隸部、甚至是冀州都要受到波及,屆時大半個中原必定又是餓殍遍野的景象。其他的地方什麼景象與我們無關,曹孟德也并不在意,不過若是這錦囊妙計能夠在蝗災中發揮奇效,曹孟德定會下令兖州各郡自會争相效仿來減少損失,到時你便是最大的功臣,咱們朱家亦是風光無限……曹孟德一高興,保不齊還能給你加官進爵。”
“那我是不是也能似有才兄那般做上中郎将?”
朱魯頓時來了精神,一臉驚喜的道。
“曹孟德若要在兖州推行‘屯田制’,自然安排更大的官職,這倒也未必不可能。”
朱遜想了想,說道,“若是如此,咱們朱家的勢力亦可在兖州擴散,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永康,這些話隻是咱們父子二人的私房話,你萬萬不可出去亂說,知道麼?”
“那有才兄呢?”
朱魯卻又問道。
“他若果真能算到蝗災,這些事定是亦在他的掌控之中,你便是不說恐怕也瞞不住他。”
朱遜不置可否的道,心中卻是已經浮現出一絲敬畏。
他覺得必須重新審視吳良這個人。
若是蝗災近期沒有出現,那這錦囊妙計也一點都不多餘,反正這個時代每過幾年便會爆發一次蝗災,總有一天用得上,對于朱魯這個專管“屯田制”的農官來說,始終是有備無患的好事。
若是近期果真出現了蝗災,那就更不必說了。
從此吳良在朱遜眼中,便是料事如神的陸地神仙,今後定要當做上賓對待。
畢竟。
吳良此舉可不僅僅是拉了朱魯一把,也是結結實實的拉了朱家一把,非但令朱家躲過了此劫,可能還可令朱家在逆境中不退反進,借機進一步擴大家族勢力與産業……
“哈哈哈,父親說的極是,我這有才兄可不是一般人。”
朱魯亦是一臉自得的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道,“怎麼樣父親,我就說我與有才兄是互為貴人嘛,他先做了将軍,如今我可能也快成将軍了,此前你還不信,現在總該信了吧?”
“……”
朱遜白了他一眼并未說話。
他心裡在想,倘若此事非虛,哪裡是什麼與你互為貴人,明明是朱家祖墳冒青煙傍上了貴人,幸好此前的事沒有做的太絕,将吳良得罪的太狠,又賠禮道歉足夠及時,否則恐怕可就不僅僅是與這莫大的機緣失之交臂了,或許是滅頂之災。
隻不過……
朱遜是個十分謹慎的人,尤其是在這亂世之中更要謹慎行事,所以他已經暗自開始思琢吳良此舉的目的。
世間諸事皆是利大者疑。
但此事若是發生了,也順利辦成了,對于吳良而言,卻似乎也并沒有太大的利益,反倒是朱魯與朱家占了大便宜。
當然,更大的受益者還是曹老闆,後方穩定糧饷充足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尤為重要。
所以。
朱遜越想越是發現自己看不透吳良了。
騙子?
天底下哪裡會有這樣的騙子?
然而朱遜哪裡能想得到,吳良此舉其實是一舉三得:
第一,變相坐實了自己與朱魯“互為貴人”的說法,或許朱家人依舊未必相信,但卻不得不敬畏他的本事,今後他不在陳留時,朱家自會自覺為他的這些家眷保駕護航,他自然也沒有了後顧之憂;
第二,助曹老闆一臂之力,加快擴張領土的速度,其實亦是在為自己的考古工作開路鋪橋;
第三,成功抵禦蝗災,亦能夠令百姓少遭些難,每次蝗災來臨家破人亡的都是百姓,吳良赈濟不了他們,也不會去赈濟他們,因為有些“病”不是赈濟便能夠治好的,但若是舉手之勞便能夠減少他們的苦難,吳良倒也樂意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