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裡求救
不等楊辰開溜。
邱若素直接道明來意。
“長公主,我不是來叙舊享福的!”
“我奔波千裡,隻為求救而來。”
求救?
你們十八寨深處太行山。
遼人,還找不上你們的麻煩吧?
耶律阿保正在攻略河北各地呢。
楊辰突然意識到不妙。
連山裡的土匪,都坐不住了?
恐怕,河北局勢有大變。
“邱姑娘,大名府丢了?”
邱若素沉重地點點頭。
“丢了,三天前!”
司馬飛燕難以置信,一雙星目瞪得大大的。
“不……不可能!”
“都三天了,朝廷怎麼沒收到快馬急遞?”
“就算河北東路的驿站被破壞。”
“西廠,也有他們自己專門的傳訊通道呀。”
“這些人,都是吃幹飯的?”
邱若素顯然是知道内情的。
她苦笑道。
“上個月,耶律阿保從南京調來二十萬漢兒軍。”
“除了圍困雄州、真定的五萬騎軍,。”
“散于諾大河北之地的大部隊之外。”
“遼皇手裡所掌握的布騎,猛增到二十五萬之衆。”
“大名府蔫有不破的道理?”
“幾萬班軍、鄉兵堅守兩月,早就力竭啦!”
其餘三人悚然而驚。
又來二十萬漢兒軍?
遼國的南京,就是幽雲十六州的中心——幽州。
當年在大周手裡的時候,幽州就是北方重城。
司馬家發動政變,奪了大周天下。
也讓遼國有了可乘之機。
剛剛登基的遼皇耶律阿保,果斷出兵。
一舉拿下了十六個州,兩千餘萬人口。
十年來,不是沒有北地漢兒揭竿而起,反對遼人的統治。
不過,耶律阿保雄才大略。
他啟用了大批漢人官僚,重用各地士紳。
以漢制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漢兒軍,就是有漢人統兵的遼國治安部隊。
跟大晉的廂軍差不多。
北地漢人體魄雄壯,更适合當兵打仗。
雖說漢兒軍是步軍建制。
但遼國不缺戰馬。
漢兒軍,不過是騎馬步軍而已。
這支部隊,更适合打攻城戰,又具備極強的機動性。
沈麟暗暗歎息。
遼皇所圖甚大啊!
如今他四十萬大軍虎視黃江,江防怕是不安穩了。
“邱姑娘,你們十八寨也參戰了?”
邱若素搖搖頭,有點點頭。
“寇确總管,雖然給我們頒發了河北義軍的名号。”
“但我等不算招安,擁有獨立作戰的權利。”
“一直以來,我們都負責襲擊遼人後方兵站和補給線。”
“不過,自遼人漢兒軍跨過北溝河起。”
“寇總管就明白,大名、真定破城在即,河北局勢難挽回了。”
“他不想丢掉雄州要地,轉戰山區。”
“原本的軍城就有軍民十萬餘人,存糧可以堅持三四個月。”
“大戰一起,逃入城中的百姓超過了十五萬。”
“所以,寇總管拜托我們義軍替雄州籌糧。”
司馬飛燕頓時明白,邱若素為何來找自己了。
太行十八寨的成分很複雜。
有些人是積年土匪。
好多代人,幹的就是占山為王、刀口舔皿的營生。
然而更多人,卻是從幽雲十六州退出來的抗遼武裝。
他們有的是北地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