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流民聚居的營地,設立不久。
因為從大業五年開始,流民漸多,治所在雁門的代州總管府随即下令,對流民善加安置。
從總管府傳下的谕令的措辭中可以看的出來,還是很有些人情味的。
為防禍亂,病疫等事,責令馬邑郡善加安置流民,可視情形開郡倉放糧,以拯百姓于凍殍雲雲。
于是,馬邑城四城在大業六年這個冬天,就都設置了流民營地,各轄下郡地,也都按此辦理。
不過,再有人情味的官面文章也是官面文章,無論古今還是将來,這樣的文章做起來,都逃不過敷衍了事的結局。
像如今,端坐于郡丞府高堂之上的李靖李郡君,就不會将代州總管府的谕令當一回事來做。
自漢王楊諒謀逆事之後上任的馬邑郡丞大人十分的明白,如今的流民多起于雁門,因為大業四年,雁門流民作亂,匪患漸多。
延及馬邑,這才有了這道上令。
為的嘛,可不是流民的微賤之軀,而是要馬邑跟着雁門那邊一起分攤一下罪責而已。
所謂的代州總管府,現在說的算的可不是什麼代州總管大人,而是雁門太守。
就像馬邑這裡,名義上,應該還有馬邑郡太守一職,位在郡丞之上,但因為馬邑有他李靖,所以太守一職空懸至今。
如此一來,馬邑郡治下的流民營地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個冬天,對于馬邑百姓來說,和往年的冬天并沒有什麼不同。
但對于流民營地中的人們而言,卻覺得這個冬天是那麼的難熬。
李破和李春兩個就有着這樣的感覺。
天氣越來越是嚴寒,第二場冬雪如期而至,讓身強體健的李破都有些受不住了,就更别提大病初愈,又走了那麼遠路程的李春了。
雪後,李春便隻能躲在草棚中的角落裡發抖,連出去走走都不敢了。
為了自己兩人的性命,李破卻不能老是躲在茅草棚中。
他先是守在城門旁邊,将兩個進城販賣柴禾的樵夫揍的鼻青臉腫,搶了人家一半木柴。
因為有羅三在,兩個挨了揍的樵夫沒敢做什麼,哼哼唧唧的背着剩下一半的木柴,進了城,下次進城的時候,兩個人便不敢再單獨來了,而是有了五六個同伴。
說起來,大冷天的還要進城販賣柴禾的人家,也都是些苦命之人。
但李破哪兒顧得上這些,自家性命堪憂,搶劫都是輕的,若非這裡是馬邑城,殺人奪财的心思他都有了。
于是,兩三日間,他便搶了六七個個樵夫,弄了一大堆柴禾之外,還給自己和李春各弄了兩件衣物。
不過,還沒等他的惡名傳開,便有不長眼的家夥湊了上來。
說起來,這也就是嚴冬時節,不然的話,這些事做下來,流民營地中的人們也不會一無所覺,一些人很快便會知道,這個新來的家夥不能輕易招惹。
但話說回來了,冬天裡,流民營地中的人,都恨不能躲進地底下,竟是沒一個人知道新來的小子已經開始在城門口處當起了街匪路霸。
連城門口的小卒都被這位給帶壞了,當起了幫兇不說,上去親自動手那也是早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