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史阿的名字,網友們瞬間炸鍋了:
“辯爺,你小子賺大發了,走了一個朱彤,竟然換來一個史阿!”
“不論是正史上,還是野史上,都有關于史阿的記載,這家夥可是未來曹丕的劍術師傅,人稱帝師,沒想到竟便宜你小子了。”
“哈哈!史阿可是遊俠出身,還能飛檐走壁,這怎麼感覺是在看武俠直播啊,是不是有點太扯淡了?”
“誰能知道啊?不過既然朱彤這麼說了,應該不會太差吧,畢竟曆史上到底有沒有輕功,誰也說不清楚,萬一真有呢?”
“肯定有!要不然曆史上怎麼會有功夫的記載呢。”
“我也覺得有。”
“想看飛檐走壁的舉爪!”
“想看+1”
“想看+2”
“......”
“+10086!”
得嘞!
這一波肯定是潛水的沙雕網友冒出來了。
再加上金庸老先生十餘部武俠巨著的熏陶,使得每一個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武俠夢,當聽到遊俠史阿名字的時候,他們焉能不沙雕?
别說他們了,便是劉辨自己,也很興奮。
事實上。
遊俠文化,在兩漢時期,是一種社會現象。
雖然從《後漢書》開始,正史中不再有《遊俠傳》,标注着遊俠的黃金時期已經結束,但遊俠極其活動依舊存在。
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也都好遊俠,有俠風;
東漢河内太守王匡輕财好施,以任俠聞;
陳留太守張邈以俠氣聞名天下,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
另外,布衣之俠也不在少數,東漢末的許多出身下層的名人,喜歡交遊,與俠客往來,如呂布、劉備、甘甯、姜維等等;
至于一些家中富有的少年,傾心遊俠、竭力模仿的更是數不勝數。
劉辨呼出一口濁氣,心中暢想着:“如果我自己能成為遊俠就好了,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寒光十九州,簡直帥爆了!”
果然!
網友大佬們又是一頭冷水潑了上來:“辯爺,瞧你那小身闆,瘦得跟玉米稈子似的,身上沒有二兩肉,還想成為遊俠?别開玩笑了!”
“是啊辯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就算能靠假死逃過一劫,如果身子骨太弱,怕也禁不起行軍路上的颠簸!”
“嗯,沒錯!打仗可是個苦差事,風餐露宿是常有的事,如果沒有強壯的身體,是根本支撐不下來的!”
“我建議!辯爺從現在開始,要加強健身了,先從增肥開始!”
“同意!直播間有健身大佬在嗎?可不可以針對辯爺的體質,量身定制一套健身方案,咱們可隻剩下五個月的時間。”
萬能的直播間,總是驚喜連連。
網友才剛提出一個問題,立馬有健身教練冒泡了:“我就是健身教練,不過鑒于辯爺身體狀況,目前最好還是多吃,營養一定要跟上去,每天麥餅神馬的,根本不行。”
得嘞!
問題又回來了。
劉辨夥食标準被克扣的事情,看來必須要解決了。
仔細想想,那董卓就算是豺狼之性,也不至于克扣一個王侯的夥食标準,很明顯,這定是下層官員擅自做主,或許幹脆就是欺上瞞下的惡意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