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第一百二十一章:老二,給大家笑一個.

  然而,他馬哈木此刻心中就是再焦急,再驚慌,在那六萬騎兵傾巢而出的一瞬間,便猶如射出去的弓箭,沒有再收回來的道理!

  果然!

  在那馬哈木的注視下,伴随着神機營的炮轟,明軍兩萬騎兵的阻截,以及在沖入那十萬步兵時的停滞。

  整整六萬騎兵便全部被牽扯在了原地。

  看着眼前這一切,馬哈木的心中着急。

  在已經清楚那明軍一定有對策的同時,看着鞑靼部的騎兵們被牽扯在了原地無法按照他之前的命令快速脫離戰場離開時,心中頓時一沉。

  就在這一刻。

  五萬騎兵自明朝大軍而出,浩浩蕩蕩的便朝着大戰之地殺去。

  一瞬間,馬哈木臉上滿是呆滞。

  “完了。”

  看着身形有些不穩的爺爺,那一旁的也先趕忙上去,扶住了馬哈木。

  “爺爺!”

  聽着身邊也先的呼喊,馬哈木漸漸回了回神。

  可看到那遠處的交戰雙方,以及再遠處,明軍之中沖鋒而來的五萬騎兵時,心中依舊絕望。

  這六萬騎兵一旦折在了這裡,雖然都是鞑靼部的騎兵,可對于他馬哈木而言,這一場戰鬥到如今就算完了!

  眼看着那五萬的騎兵在草原之上奔騰,正在不斷的接近着交戰的雙方。

  敗局已定之際。

  馬哈木突然感覺整片天空都突然暗了下來。

  他趕忙在也先的攙扶下轉過頭,看着遠處那一片的陰沉。

  馬哈木呆滞的同時,瞬間便大笑起來。

  “也先,快!快去傳令,命剩餘的所有騎兵全部返營!”

  聽到自己爺爺的話,也先身為草原人,自然是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在轉身離開的同時,卻十分擔憂的看向了馬哈木,說道:“爺爺!”

  馬哈木頓時喝道:“快去!我自己能走!”

  聞言,那也先便隻好按照馬哈木的話朝着遠處,之前作為疑兵存在的騎兵處趕去。

  轉眼間。

  一股狂風襲來。

  剛剛還晴空萬裡,卻彷佛在一瞬間變了臉。

  狂風四起的同時,漫天的風沙被卷起。

  遮天蔽日。

  就連那明軍的主營,也在那狂風刮來的一瞬間,帳篷都差點給刮跑。

  剛剛還在各處傳來的喜報中,認為此戰已穩操勝券的衆人,一瞬間被風吹的連眼睛都睜不開。

  那中軍大營的大纛都在這一陣的狂風當中被刮倒。

  士兵們在倉皇孩子下四散躲避。

  不少的将軍都憂心着那戰場之上:“這仗怎麼打啊!”

  眼看着就要為此次北征奠定勝算,這一陣的狂風四起,朱棣哪裡還不知道這大好的局面要被錯失。

  頓時在那漫天的風沙之中,對着天空喊道:“老天也跟我作對嗎!”

  一旁那禦前營的統帥樊忠,趕忙便勸說道:“皇上!到大營之中休息吧,風太大了!什麼都看不見!”

  可此刻的朱棣,卻哪裡還顧得上這些,頓時喝罵道:“滾!”

  此刻在那戰場之上。

  突然之間被一陣狂風夾雜着沙石遮蔽了天日的朱高煦,此時站在那戰車之上,卻哪裡還能看到任何的信息。

  周身兩三米開外,壓根什麼都看不見。

  瞧着就是自己身邊的将士們都擋不住這風沙,搞的倉皇躲避,更何況是與敵交戰之中的将士們。

  原本在看到那鞑靼部的騎兵主力被自己麾下的十萬大軍所牽扯住後,朱高煦便瞬間明白了自家老爺子的心思。

  可是,如今這一幕的出現,卻徹底的打亂了這一切!

  如果是雙方都如此,那也就罷了,可這些鞑靼部的騎兵,他們卻常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即便是在這漫天風沙的環境下,他們也可以作戰。

  眼見事不可為,朱高煦頓時便騎着馬,轉身朝着中軍大營而去。

  在來到那中軍大營的門外後,朱高煦便頓時對着裡面喊道:“爹!風太大了!撤軍吧!”

  可裡面的老爺子朱棣,卻臉色依舊堅韌的喊道:“胡說!”

  “你要是怕死,我上!”

  在聽到老爺子這個話後,朱高煦便立馬明白了自己老爹的心思,也不再廢話,轉身再次朝着自己軍隊所在的地方趕去。

  可在那朱高煦剛剛離開不一會兒,便又有兩名傳令兵,騎着快馬而來。

  “報!”

  “五軍營騎兵回防!”

  “報!”

  “三千營騎兵回防!”

  可朱棣卻當即罵道:“什麼狗屁的回防!就是他娘的撤退!”

  就在這時,一旁的于謙也終于開口:“皇上,如今風沙太大,讓長矛兵撤回來吧!騎兵全部回防了,漢王他們很容易被鞑靼部的騎兵吃掉!”

  可皇上朱棣卻當即說道:“撤回來死的更快!”

  “樊忠!”

  “臣在!”

  “你帶人沖上去!監斬五軍營和三千營騎兵的主将!”

  “退後一步者。”

  “死!”

  對戰場之事異常明白的朱棣,很清楚現在就是生死的關頭。

  跑,不僅跑不掉,還會讓對方殺的更輕松。

  如今那老二的十萬兵馬已經跟鞑靼部的騎兵混戰在了一起,抗住,還有一線生機,跑,死路一條!

  《修羅武神》

  所以,這個時候隻能是派人頂上!

  隻有這樣,明軍的傷亡才能減到最少!

  然而,在聽到皇上朱棣的話後,那樊忠為人耿直,當即便趕忙勸說道:“皇上!五軍營騎兵的主将是趙王,三千營的主将是陳懋将軍啊!”

  樊忠生怕皇上忘記了這件事。

  可皇上朱棣又怎麼是真的要其去監斬那兩位。

  如今這遮天蔽日的風沙下,監斬.....監斬個頭。

  你找得到嗎。

  倒是一旁的于謙明事理,知道此刻的皇上肯定不能多做解釋,便趕忙将那樊忠拉到了營外。

  在一陣小聲的滴咕後,那樊忠才恍然大悟。

  謝過于謙後,便帶着人朝着戰場上沖了上去。

  那漫天的風沙之中,樊忠看着身邊兩側無數逃回來的将士,一邊在風中呼喊,一邊拉扯着人。

  可如今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将士們壓根都不清楚你是誰,更不會聽你亂七八糟的呼喊聲。

  就當那樊忠不知該如何辦時,卻突然發現自己不遠處的陳懋陳将軍。

  此時的陳懋将軍似乎也清楚這個時候不能撤,所以正在全力的阻攔和收攏着身邊的将士們。

  見此,樊忠趕忙便追了上去。

  正當他想要說什麼的時候,那陳懋卻大聲喊道:“快!與我一同大喊,收攏士兵,重新沖上去!”

  聽到陳懋将軍的話,樊忠見雙方意圖相同,便趕忙配合着呼喊起來。

  伴随着周圍聚攏的士兵越來越多,士兵騎兵收攏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陳懋将軍親自一手将那地上的軍旗舉了起來。

  與周圍的将士們一同呼喊。

  眼看着将士們的數量已經多達近千人,陳懋将軍二話不說,沖着周圍的人便喊道:“快!随我沖上去!

  !”

  “殺回去!”

  “殺回去!”

  “殺回去!”

  “.........”

  他們沖鋒的勢頭,吸引了不少失散士兵們的注意。

  還有這些士兵們口中都在呼喊的聲音,在這遮天蔽日的狂風之中,所有人漸漸被影響,開始逆流而上。

  在臨近敵軍的同時,陳懋将軍将手中的軍旗狠狠插入地面。

  匹馬單刀,鎮守在那軍旗之下。

  軍旗不倒,那些慌亂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做什麼的士兵們,紛紛像是看到了曙光,開始朝着那軍旗而去。

  而周圍的那些鞑靼部騎兵了。

  也都不是傻子。

  他們也清楚在這樣的環境下利于他們的戰鬥,更加不可能坐視這樣大好的局面被錯失。

  紛紛便朝着那明軍軍旗所在之地沖殺了過去。

  畢竟這軍旗明軍可以看到,對方也能看到。

  況且,在這種天氣下,鞑靼部的騎兵們要比明軍的頭腦更加清晰。

  戰場沖殺,自然是朝着對方的軍旗所在沖殺。

  軍旗一倒,軍心便散。

  尤其是在這種天氣下。

  可面對那來勢洶洶的鞑靼部騎兵,陳懋将軍絲毫不懼。

  來一人,殺一人。

  來一雙,殺一雙。

  刀刃都砍卷了,依舊沒有絲毫的退意。

  而伴随着越來越多的明軍靠攏,這裡的情形也漸漸穩定下來。

  可是在這之外,陳懋都不敢想象。

  很快。

  在那大風之餘,一場大雨開始揮灑。

  狂風驟雨之下,整片大地盡是皿肉屍骨。

  而在另外一邊,同樣的情景也在那五軍營的十萬大軍之中所發生。

  漢王朱高煦滿身的铠甲已經被那皿水染紅,就是那漫天的雨水一時間竟也洗刷不盡。

  此時的漢王朱高煦沒有了往日那嬉笑,臉色陰冷如山中兇虎一般,滿臉的暴戾之色。

  黝黑的臉龐上,任由那雨水揮灑,眼都不眨一下。

  站在那戰車之上,一隻手拽着那軍旗的漢王朱高煦,那戰車的四周已經遍布鞑靼士兵的屍體。

  猶如站在了那屍山之上一般。

  就當那朱高煦的身後,一名從地上爬起來的鞑靼部士兵撿起一把弓箭,準備朝着那站在戰車之上,十分醒目的漢王朱高煦射去時。

  一把鋼刀,瞬間在他的後脖頸上砍下。

  鮮皿四濺的同時,一聲慘叫吸引了那戰旗戰車之上的朱高煦。

  卻見那老三,趙王朱高燧,騎着戰馬将刀一擡,對着那老二朱高煦喊道:“老二!你又欠我一條命!”

  喊完,便再次帶着自己身邊僅剩下的百餘騎,在這混亂之中沖殺着。

  不得不說,這老三朱高燧還是很有本事的。

  雖然他可能沒有老二勇勐,沒有老大太子穩重讓人放心。

  但他也有其特殊之處。

  如今他身邊的百餘騎兵,可是如今整個戰場上,唯一仍舊保持着騎兵建制,可以發起沖鋒的小股騎兵。

  在他們的腰間,每個人都系着一根繩索。

  就這麼硬生生的在那漫天風沙的惡劣天氣下,保證了他身邊百餘騎的建制。

  在如今這混戰的局勢下,更是如入無人之境,帶人四處沖殺。

  不過伴随着目視條件轉好,漫天的風沙在雨水之中消失,他們之間綁着的那些繩索也統統斬斷。

  而與此同時。

  就當那戰場之上的局勢再次成為一片混戰之際。

  身處中軍的老爺子朱棣,頓時便又下令,命那英國公張輔親自率領十萬五軍營步兵,朝着那戰場之上沖去。

  如今雖還有風雨,但在沒有了那些風沙之後,将士們還是能夠沖殺的。

  眼看着在那風沙之後,明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依舊有一戰之力,牢牢牽扯着一部分鞑靼兵力,明軍就要合圍,将一部分的鞑靼部騎兵全部留下的時候。

  一道喊聲突然在那戰場上響起。

  “撤兵!”

  随之,一陣陣草原部族獨有的号角聲響起。

  同時,那高喊之人也率領着之前在其它方向故作疑兵的兩萬騎兵,朝着英國公張輔所率領的十萬大軍沖了過去。

  他們要為戰場上的那些人争取逃離的時間!

  正在與敵交戰的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以及那陳懋将軍,也在交戰的同時觀察到了場中的局勢。

  見那些鞑靼部的人要逃。

  損傷了這麼多将士的他們,又如何甘願放他們逃離。

  紛紛高聲喊道:“殺!他們要逃!絕不可放任賊寇離去!”

  這樣的喊殺聲伴随着第一個人喊出,頓時在整個戰場上彌漫。

  明軍瞬間開始了反撲。

  力争将最多的敵人留下。

  而那英國公張輔,不愧是跟随朱棣多年的名将,打下安南的名将。

  面對那兩萬騎兵的阻攔,整個十萬大軍有條不紊的開始改變戰陣。

  長矛兵和刀盾兵抵在最前,其後的兩萬長矛兵開始運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