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一家一門的功法,除了最初的創立者,後世很少有人能夠參悟到最高。現在想來,當是後代修煉的人,極少能夠和當初創立者一般,達到修行神通的古今合一!”這點林仁肇顯然知曉,今日前來逍遙宮聽道,本是為了陳誨應蕭乘之約,卻沒有想到居然有這份奇緣。
“江湖上的遊俠劍客都認為,煉神返虛的初級階段,是達到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的至高境界,體内還丹,充盈上中下幾處丹田地方,就已經算是高手了,如今看來當真是坐井觀天而已!”看到一時間似乎有些靜了,林仁肇不由帶着感慨。
“正常人可以做到體内的五髒之炁,凝聚于上中下丹田之内,聚而不散溫養形成内丹。随着修行高低,體内彙聚先天之氣的多少,使得體内先天的元精、元炁、元神越來越強大,最終凝聚在上中下丹田,才能說足矣。”蘇侯自然明白,畢竟作為逍遙派的長老,逍遙派曆代的典籍,他可是沒有少看!
沒有想到林仁肇居然有這份見識,他雖然常年在逍遙宮修煉,但是自出關以來,難免要對唐國上下了解一番。林仁肇也算是頗出風頭,蘇侯自然大緻了解過。此時看到林仁肇的狀态,在聽到他的話,首次對他重新認識了一番。
“倒也不錯,一般修行到了這個境界,不管是江湖上的遊俠,還是修真的隐士,大多數都會心兇開闊,智慧明淨。因為有過多的心結,和妄念、執念,或者過于癡嗔,都會在修煉中産生巨大的心魔,走火入魔者自然不在少數。”雖然沒有看申公喜,但是蘇侯這時顯然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因為若有所指的話,自然讓人心神都要震動。
“故而修行到了這一關,可以說是修行者考驗的最大關鍵。成則前途無限,敗則墜入地獄,直至萬劫不複,修行一途果然千難萬難!”聽到蘇侯的話,林仁肇倒是沒有計較他的所指,卻對于意思極為明悟,所以林仁肇出聲。
看着蘇侯林仁肇倒是多了幾分尊重,畢竟逍遙派焦木道長的名聲,雖然林仁肇身處廟堂,卻也是極為了解的。尤其他對逍遙派不反感,此時才會自然回應。當然申公喜會怎麼想,就不在林仁肇考慮之内了。
畢竟申公喜的話,從一開始無非就是為了攪亂心神,這點蘇侯自然明白。如果不是沈嫣然,顯然早就動手。而林仁肇站在蘇侯身後,和鄭彥華幾乎一起,心裡自然也更明白!
而且,有道家修行者認為,此處體内陽精元丹,可以随意彙聚移動,實際上已經有了道家所謂的元嬰雛形。元嬰乃是修真者無形的本體,最高境界可以凝形成實,成為另外一個自己存在于天地間。
至于有沒有修行者出來現身說法,卻是不得而知了。究竟煉神還虛的最高境界是不是元嬰的大成,卻是也沒有人知道。
當然,一般到達這個層次和境界,一般人都會對天下修行的經典有所涉獵,大多數都會就此融彙貫通各家所長。然後他們會體悟、預知到前因後果,往往有人能做到預知到将會發生的吉兇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