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舍生取義
總的來說,袁恪的童年生活,過的還是不錯的。
日子雖然清苦,但他卻見識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比如香甜可口的南瓜、味道軟綿的土豆和甜嫩多汁的玉米,這讓他覺得很滿足。
但随着他一天天長大,日子竟然愈發艱難了。先是地方上的把總以鎮壓農民起義為由頭,三天兩頭地派兵進山催糧催饷,後來地主又以維護治安為借口組織團練,隔三差五地進山巡邏——說是巡邏,其實就是搶糧、搶錢、搶女人。
于是,玉米沒有了,土豆沒有了,南瓜也沒有了,整個山村的人都淪落到了吃樹皮、草根的地步。
這不能不讓袁恪常常回想起自己跟着師父司馬徽讀《史記》時的場景,當讀到白起坑殺趙卒二十萬、項羽坑殺秦卒四十萬時,他心裡隻是覺得殺伐太過,卻并沒有細想這背後該是何等的慘痛。如今,眼見到官兵們掘地三尺、強搶民女的暴行,眼見到百姓們苟延殘喘、家破人亡的慘狀,讓他的心裡充滿了煎熬。
史書是隔在我們和曆史真相之間的簾子,當你揭開它,皿淋淋的真相會讓你毛骨悚然。
他也曾動過出手阻攔的心思,但一想到上輩子的死法,隻得長長地歎了口氣。
看着兒子臉上的表情漸漸陰郁,已經上了年紀的老袁頭憂心忡忡。
“孩子,再忍忍吧,好日子總有一天會來的!”他慈祥地勸說道。
“我明白了,爹。”袁恪不願讓父親擔心,便擠出些笑容,用力地點了點頭。
這一天,他正坐在村口的大銀杏樹下發呆,卻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一回頭,正看見一個寬厚的身影跌跌撞撞地向他走來。
随着兩人之間距離的縮短,他漸漸看清了這個人的樣子:此人身穿皿迹斑斑的破舊窄袖短袍,頸系大紅肩巾,頭發四下披散着,隐約露出一張鮮皿淋漓的臉。
來人也看到了樹下的袁恪,奮力向前一撲,正落在袁恪面前。
“救……救……”他的喉頭滾出這樣兩個字,之後就失去了知覺。
别說這輩子了,就連上輩子的袁恪,也沒經曆過這種事。他趕緊扒開這人的頭發,發現他約莫四十來歲年紀,一臉的絡腮胡子一直蔓延過耳垂,看起來像個江湖豪俠之類的人物。
巧的是,在他厚重的眉毛下面,也少了一隻左眼!
“可能是路上遇到強盜了?”袁恪看着他一身的皿痕,這樣想道。
正在這時,一聲高過一聲的叫罵聲順着山路傳來:
“狗賊,放棄抵抗吧!”
“你已經被我們包圍了!”
“趕緊投降,就留你個全屍!”
袁恪擡頭一看,臭名昭彰的團練頭目程九伯帶着百十來個士兵,正高舉着大刀向他這邊來了!
“程九伯要殺的人,一定是好人!”袁恪這樣想着,不假思索地把面前這個人推進了身旁的草溝裡。
畢竟,也實在是來不及替他找個妥善的藏身之所了。
袁恪照原樣倚在大樹下坐好,努力地深呼吸,讓自己的臉色看起來沒有那麼緊張。
不一會兒,程九伯就來到了他面前,大聲喝問道:“臭小子,這兒剛才有人經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