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起居注裡,“李治”看到了另一個自己的一生。
另一個自己,開創了一個更遼闊、更鼎盛的大唐,全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邊疆州府都在競賽屯田、中原更是倉廪充實。
而這一切,都和趙子遜有關。
怎麼當上太上皇的已經不重要,李唐江山交到這些“明君賢臣”手中,他可以放心。
看着看着,他的靈魂似卸下了千斤枷鎖,漸漸飄蕩到空中,去往另一個世界。
次日清晨,太上皇從龍床上起來,一瞬間有些恍惚……朕一覺從昨日中午睡到現在?
不對,朕和弘兒去趙家吃麻辣燙,還登紫微觀看落日。
“真的是老了,睡一覺昨天的事都模模糊糊的。”太上皇唏噓兩句,對着鏡子仔細數了數白發。
嗯,還行……白頭發比昨日少了兩根,不如今晚兩個年輕的妃嫔來蓋着被子聊天?
不為别的,年紀大了就是喜歡小娘子身上的活力~~
用過早膳後,太上皇說:“召華陽公來,朕有話要對他說。”
黃門侍郎領命……上皇對趙太傅的信重真是無人能比,昨夜看了一夜起居注,今日又要相見。
太上皇自己一夜好睡,七郎卻輾轉反側,幹擾得董月明都睡不好。
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本來應該分床睡的。
但七郎秉承唐璿所授養生之術,堅持要同床共枕。
董月明無可奈何,隻能從了。
說來不知道那秘術是不是真的可以互補,董月明看起來都比同齡人年輕幾歲。
七郎對着鏡子整理儀容,嘀咕:“眼圈重得都成竹熊了!唉!事到如今,唯有靜觀其變!”
董月明皺眉問:“發生了什麼事?你從昨日就心神不甯的。”
“沒什麼……”七郎歎了口氣,吞吞吐吐:“我隻是,可能會失去一份重要的感情。”
君臣之義,朋友之情,重如山嶽!
董月明一時不知道從何問起,七郎是個重情的人,有情的人太多,問不過來啊!
見七郎沒有解釋的意思,董月明安慰:“隻是可能而已,說不定平安無事呢?”
七郎點點頭,歎道:“但願如此。”
老夫老妻相攜走出,隻見滿院的兒孫們過來請安,等候他們用早食。
七郎的長子趙正已官至嶺南西道邕州刺史,前年還随大軍下安南平定動亂。
趙刺史在嶺西大規模種甘蔗、煉糖,以一己之力成功壓下國内糖價,讓平民百姓也能嘗到甜味。
江湖傳聞,你要是約趙刺史去賞月,他會罵你“鎖嘿”!
如果你約他砍甘蔗,他半夜就磨刀了。
趙正的妻子狄氏帶着長子、長女下邕州,留了小兒子在洛陽承歡祖父母膝下。
狄氏是狄仁傑的女兒。
狄大哥變成狄大人,趙正一點都不尴尬……隻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狄仁傑很滿意,與素來崇敬的趙太傅成了兒女親家,四舍五入就是一家人。
七郎的小兒子趙平虜則留在京中,任太常博士,掌教宗室勳貴家的郎君公子。
平虜是個極聰明的人,沒見他怎麼刻苦讀書,卻有自己的一套,正兒八經地科舉進士。
據說當年皇帝原本要點他做狀元,“父子雙狀元”,是一樁佳話。
但那一屆進士科有個大才子宋璟,趙平虜對其很賞識,認為宋璟才應該當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