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孩子多,趙老漢和周氏盡可能一碗水端平,但小分歧還是少不了的。
盡管如此,趙老漢沒想過分家,幾個成家了的兒子也沒想過。
因為……本朝授田是“均田制”,按成丁授予“永業田”和“口分田”,這是權利。
權利往往伴随着義務,成丁是要服徭役的,而徭役是按戶的,一戶抽一丁。
服徭役有多可怕?
在差役的鞭子監督下幹活,遇到嚴苛的甚至可能喪命。
前朝修大運河,服徭役的民夫苦不堪言,時至今日,百姓聽到“徭役”都要打個冷顫。
趙家算上趙老漢,現有成丁五人,按五人授田。但隻要不分家每年就隻需抽一人服徭役,這是占官府便宜了。
分家是不可能分家的,憑生育能力占到官府便宜,能輕易放棄嗎?
趙老漢父子談話間,飯菜已經做好了。
雖然有一盆羊肉,但家裡人多也不夠吃,嫂子們切了顆大蘿蔔下去一起煮,香味彌漫了整個院子。
把羊肉端上桌,大嫂張氏笑道:“幺弟可要多吃點,這是他掙回來的肉呢!”
剛才做菜的時候,阿仁和阿義已經把賣藤椒的事說了。爹說不能告訴外人,娘又不是外人~~
所以這件不能說的秘密,現在全家都知道了。
羊肉說好是給周氏和七郎吃的,但七郎看到侄子、侄女羨慕的眼神,把碗裡的肉分給了他們。
他這麼懂事,讓哥哥們欣慰又心疼。
趙老漢就七郎的讀書的事已經和兒子們達成共識,此時提的就是四郎的婚事,“他娘,媒人那裡你催着些,能年前成親就最好。”
鄉下人擺酒,一般都選農閑的時候,剛有了收成,大夥兒又有空。
周氏筷子頓住,歎了口氣:“媒人上回說的胡屠戶家的小娘子就很好,那小娘子力氣大、幹活利落,都能幫着家裡殺豬的。難得人家看中四郎,主動托媒人來提,偏四郎不願意!”
趙家男子都長得好,四郎更是兄弟中除七郎外長得最好的,胡家女郎自己看中了他,胡家疼女兒,才讓人來提。否則以胡家的家境,是能往鎮上嫁的。
趙四郎委屈了,“我就是親眼看過她殺豬才不願意的。”
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吓得他直哆嗦,娶這麼個媳婦,他怕硬不起來……
“那你說你想娶個什麼樣的?”周氏問。
“就……漂亮溫柔,做菜好吃、會做衣服,要有門手藝能掙錢就更好了。”趙四郎掰着手指數着。
大嫂張氏:“呵呵。”
二嫂、三嫂:“呵呵。”
按四郎這個标準,她們還配不上趙家男人了?
周氏聽了這個标準,對趙老漢說:“聽聽!是我不想抓緊嗎?你兒子這要求,我可不敢和媒人提。”
趙老漢語重深長:“四郎啊,你也想想我們家的實際情況。”
“反正我就要娶個漂亮的!農閑了我去做短工自己攢錢,有錢還怕娶不到好的麼?”趙四郎很硬氣。
“四哥有志氣!”趙五郎立刻響應,過兩年他也成丁了,很認可四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