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取得了慘勝,敵人退去了,最少在這一段時間裡,自己和這些殘兵敗将還有百姓是安全的了,于是精神松懈了,毛文龍就感覺渾身上下就好像散了架子一樣,每一寸骨頭都已經酥麻了,每一個肌肉都在神經質的砰砰的亂跳,渾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口,也開始劇烈的疼痛起來。
輕輕的哼了一聲,就如同一灘爛泥一樣歪倒在了那個給自己包紮的女子的腿上。
毛文龍的哼聲,讓那個女子以為自己的手過重了,觸動的毛帥身上的傷口,就歉意的輕聲的但語氣裡是誠惶誠恐:“民女有罪,我弄疼了您,還請大帥恕罪。”
朦胧的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含含糊糊的說道:“不關你的事,隻是我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也需要慢慢的想一些東西。”
于是就感覺到那個女子悄悄地長出了一口氣,給自己包紮傷口的手都更加溫柔了。
實在是累的要死,困的要死,但現在無論如何也不能休息,有許多許多的事情,要自己慢慢的總結,慢慢的想。
縱觀這一場戰鬥,死傷了一千兄弟,但是基本的骨幹都保存了下來,就比如三個義子,還有當初跟着毛文龍,也就是現在的自己滲透遼東的守備蘇其民、丁文禮;千總張盤、陳忠、王甫、張繼善、向學禮。把總張元祉、許悌、王承鸾、尤景和、王鎬、呂一學、張魁。家丁劉繼祖、官養棟、章得化、楊春、定有功、洪文貴等。
之所以這些人能保存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身邊有一群他們自己的親兵,是這些親兵舍死忘生的,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主人的結果。
親兵在最早一般是由世家門閥收養孤兒從小訓練而成的,其特點是忠誠,悍不畏死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等或充任将領私人衛隊或在戰場中的決定性力量,明朝晚期衛所制徒有虛名,導緻地方将領都虛報人數,截留糧饷以用來訓練家丁這種特殊兵種,不可否認其戰鬥力比一般營兵更加強悍和忠誠,他們是将領保命的力量,也是扭轉戰局的力量,更是一個有前途的将領培植自己勢力的根基。
所以,大明上下将軍養親兵已經成為慣例,如吳三桂就養了幾千家丁,
但也正是這個親兵制度,卻成為一支軍隊的毒瘤,所有将領豢養親兵,沒有一個人拿出自己的體己錢來做這事情,他們全部依靠克扣士兵的糧饷,來裝備和滿足那些清兵的需求,這些親兵的待遇,要高過普通士兵十幾倍,如此一來,貪污克扣也就在所難免。
但同時清兵這個東西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弊端,那就是對士氣的打擊。
正所謂人不患貧而患不均,普通士兵一日三餐難以為繼,軍饷得百般克扣所剩無幾,而士兵們在忍饑挨餓,卻看着那些親兵富得流油,耀武揚威,心中當然也就不平衡,怨聲載道這已經是小的了,為此嘩變的也不在少數。
而這些士兵一旦被帶上戰場,他們的心态就更加不平衡,既然好的東西都被你們親兵拿去了,那這仗也就你們去打吧,于是大部分的更何況就是,雙方對陣之後,大家呐喊一聲,然後雙方的普通士兵立刻一哄而上,逃到戰場的外圍,蹲着看将軍帶着親兵戰鬥的熱鬧,等到一面勝利了,大家就沖出去打個順風戰,而一旦失敗了,大家就跑向更遠的地方躲避,然後看看天色暗下來,雙方各自紮營,那些無處可去的士兵,就會夾着刀槍,繼續回到自己的營地混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