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五月,呂布回師下邳。
張遼則沒有返回,而是奉命駐守蒲姑陂。
蒲姑陂,位于睢水河畔,取慮縣以東。它就如同是下邳西南面的一道門戶,張遼屯兵于此,一方面是為監視符離關羽,另一方面則可以随時側擊相縣,從表面上看,極受呂布看重。
但劉闖和陳宮都知道,張遼被呂布疏遠了!
蒲姑陂雖然位置很重要,但還遠遠達不到,讓張遼屯兵的地步。
此前蒲姑陂是由宋憲屯駐,而今宋憲立刻,讓張遼接手,實際上是呂布對張遼的一種提防。
或者說,是對劉闖的提防。
可是,我真沒有想過,要奪你的下邳啊!
劉闖心裡不禁感歎,卻又無可奈何。..
呂布,果然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叱詫縱橫的虓虎,他老了,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那股銳氣和進取。
“孔明,恐怕咱們在北海,難以久留。”
是夜,下邳舉城歡慶,呂布凱旋而歸。
但劉闖卻沒有參加,他借口身體不适,沒有參加酒宴,而是坐在驿站長廊上,一臉的無奈之sè。
陳矯已前往東城,打聽消息。
諸葛亮則做作劉闖身邊,不知該如何勸說。
隻是聽了他這句話,諸葛亮不由得一怔,詫異問道:“孟彥哥哥,何以會有如此想法?”
“如今的呂布,絕非曹cāo對手。”
“哥哥的意思是說……”
“如果呂布戰敗,接下來便是曹cāo對付你我的時候。
所以。這青州不是久居之地。如果我們能幫助呂布抵擋住曹cāo。說不定還有挽回餘地。但如果……”
劉闖心裡面有些嘀咕。
他也不知道,能否幫助呂布改變命運。
事實上,呂布能多活一rì,劉闖就能夠獲得更充足的時間。
一轉眼的功夫,建安二年已經快過去一半時間,曹呂之戰,恐怕也不會太遠了!
明年就是建安三年,曆史上呂布便是在這一年滅亡。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
而在官渡之戰以前,能夠重新獲得一個安身之所,也是劉闖目前最為迫切和緊要的事情。
但是,那安身之所,究竟在何處?
他深吸一口氣,捧起酒瓿灌了一口酒,臉上帶着幾分迷茫之sè。
“孟彥哥哥!”
“嗯?”
“其實,我有一個想法。”
“你說……”
“哥哥所慮者,不過曹cāo一人。
可據我所知,曹cāo亦有所懼者。便是那袁紹。
哥哥若是以為,呂布難以抵禦曹cāo。何不另想出路?袁紹此人,好大喜功,多謀而無斷,但卻不可否認,他手握大将軍印,确是目前最為可靠的人選。既然青州不好,不如另擇北方。”
北方?
劉闖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光,一道極為奪目的光。
他似乎找到了方向,猛然向諸葛亮看去,卻讓諸葛亮吓了一跳,甚至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哥哥,莫非我說錯了什麼?“
諸葛亮小心翼翼問道。
劉闖卻微微一笑,“孔明,若換做是你,會選北方何地?”
諸葛亮瞪大眼睛,詫異看着劉闖道:“哥哥,你不會是真想要去北疆吧。”
“我還沒有想好,一切待回轉北海之後,再做決斷。”
刹那間,劉闖好像一下子興奮起來。
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可以合适的地方,能夠讓他安安靜靜發展。就算官渡之戰袁紹敗北,可是隻要袁紹不死,劉闖就還有機會。依稀記得,袁紹即便是在官渡之戰失敗之後,仍雄踞河北數年。直到袁紹病死,他對曹cāo都占居上風。哪怕一次未勝,曹cāo也雞蛋頗深。
整個北方之戰結束,近八年時間。
劉闖的嘴角,突然翹起來,勾出一道奇異的弧線。
八年……
他忍不住嘿嘿冷笑。
八年時間,足以讓我成為一方諸侯!
+++++++++++++++++++++++++++++++++++++++++++++++++++++++++++++++
計劃在劉闖的腦海中不斷完善,不過在沒有最終成熟之前,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同樣,這也是考驗諸葛亮的一個大好機會。
雖然劉闖并沒有給諸葛亮布置什麼功課,但他能看得出來,諸葛亮也在思考,在尋找方向。
這對十六歲的諸葛亮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他不像劉闖那樣熟知曆史的發展過程,所以做出來的每一個決斷,都要依靠他的大腦進行分析和判斷。同樣,他需要更為寬廣的眼界,需要更加成熟的思想。劉闖不知道,他這樣做算不算是拔苗助長,但他相信,如果諸葛亮能夠做出正确的判斷,他的未來必然更加jīng彩。
内心裡,劉闖甚至隐隐有些期盼。
卧龍鳳雛?
哼哼,我相信在十年後,天底下能夠知道卧龍的人,一定會遠遠超過鳳雛……
因為,他是諸葛亮!
陳矯回來,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魯肅在月初時,帶着百餘人,已渡江前往江東。
劉闖心裡暗自覺得可惜,但細想一下,又覺得不是什麼大事。
他魯肅走便走了,我有孔明,勝他十倍!
陳矯也好,諸葛亮也罷,都可以感受到劉闖情緒上的巨大轉變。
前幾rì,劉闖還有些低落。
可是在呂布回來那天之後,劉闖的jīng神狀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孔明。公子這是怎地?”
陳矯疑惑的詢問諸葛亮。
可諸葛亮。對此也是莫名其妙。
随後。劉闖和呂布進行了幾次密談,五月中的時候,劉闖率飛熊衛離開下邳。臨行時,呂布和陳宮,把他送出十裡。
“溫侯,你我如今已成唇亡齒寒的情況,若有困難時,請與我知曉。切不可逞強才是。”
呂布微微點頭,其實心裡面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他是回下邳之後,聽嚴夫人等人提起當rì的情況,對劉闖不得已而從呂藍手中拿來印信,強令高順不得離開下邳的事情,不免感到愧疚。其實,高順也好,曹xìng也罷,并未聽從劉闖調遣。
還是靠着他呂布的印信,才順利調動了兵馬。
此後劉闖按兵不動。更放走張飛等人的舉動,也得到了解釋。
這使得呂布感到非常後悔。早知道人家對下邳并無任何窺視,他就應該揮兵東進,奪取廣陵。
不過,也無所謂。
反正要奪廣陵,并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呂布信心很足,他相信單憑陳登,根本不可能擋住他的兵鋒。
所以,在與劉闖結盟之後,呂布便把張遼從蒲姑陂調回了下邳。不是說他意識到了錯誤,而是因為,他決定履行之前的諾言,讓高順雖劉闖前往北海,為劉闖訓練出一支陷陣營來。
既然是呂布吩咐,高順自然也就不會反對。
徐州在短時間内不會發生戰事,再者說那北海距離下邳也不算太遠,若徐州有事,他随時可以返回。
隻是,高順一走,陷陣營便需要一個統軍将領。
劉闖向呂布建議:“陷陣乃百戰jīng兵,需有得力之人執掌。
我知溫侯麾下,猛将如雲。但是……一頭猛虎可以帶着一群綿羊打敗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群老虎。所以要陷陣營保持戰力,必須要有大将統帥。陷陣多以步卒,而溫侯更擅長騎戰,若棄騎軍而統帥陷陣,與君侯并非好事。我以為,君侯可以令張遼統帥陷陣,定能保持戰力。”
本來,呂布想親率陷陣,可是聽了劉闖的勸告之後,也不禁有些意動。
沒錯,他擅長騎戰,而非步戰。
而且陷陣營的訓練也非他所長,若高順不在,的确是張遼最為合适。
他既然已經心生愧疚,自然也就不會對張遼再有芥蒂。更不要說,在嚴夫人貂蟬和曹氏三人的勸說下,呂布已經接受了劉闖為女婿的結果。隻是這件事情,非劉闖可以商讨,必須要有長輩出面。
而劉勇身在交趾,能夠代為做主的人,便隻有鄭玄。
劉闖,還需要禀報鄭玄知曉。
“孟彥,何苦走忒急,我還想與你多盤桓幾r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