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親眉眼中有喜色,劉川捧出蜀王金印高高舉起:“父王,母親命我将金印封還,上表去王位尊号,還請父王定奪。”
最後幾個字是劉川自己加的,王洛嘉可沒讓他征求劉骁的意見,王位不能要就是不能要,劉骁同意保留也不行。
這就跟學校突然封自家不成器的兒子做少先隊五道杠總隊長一樣,看起來風光,其實是捧殺,被所有人嫉恨,就算優秀的苗子也完球了,所以不能要,必須交出去。
劉骁接過金印,拉開抽屜,漫不經心的呼啦進去,問劉川這一路上有什麼見聞。
劉川小心機落空,有些失落,還是強打精神将在鄂州看到的一幕描述出來。
“鄂王北伐!”劉骁精神一震,自己果然沒看錯納蘭,家國大義面前還是有所作為的,聽說金鱗軍裝備了更先進的步槍,劉骁更感興趣,但是劉川距離遠看的不真切清晰,說不出個門道來。
劉骁能猜到,這些先進武器是納蘭從金鱗池裡撈上來的好玩意,根據軍統司的情報顯示,鄂州有軍工廠和鋼鐵廠,但煉鋼的質量還不如重慶鋼廠,納蘭體系的缺點是不注重本土經營,造不如買,和自己當初的思路一樣,隻顧着倒騰黃金,去本位面購買先進物資,買的多輕松啊,建造工業體系是要下苦功夫的,手上端着聚寶盆的人沒有這個意識去做。
說來當年金洋中心爆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倒逼着王洛嘉自力更生,硬是把工業體系的基礎打紮實了,雖然很粗糙,但實打實的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當然也不能太高看王洛嘉,這個娘們擅長種田,一心想着發财,她的本意是要壟斷技術的,無奈老百姓太聰明,一些在蒸汽船上工作過的水手将蒸汽機原理帶到民間,聰明人一琢磨就能明白茶壺蓋被熱氣頂起來的原理,能頂茶壺蓋就能頂氣缸曲軸,這年頭又沒有專利和盜版的意識,江浙一帶使用土造蒸汽機代替畜力的情形比比皆是。
王力再次進來,手上拿着一份奏折,這是鄂王派人送來的,和劉川的船前後腳抵達臨安,折子先到的中書,文丞相看過後送到宮裡,謝道清命人送到這邊,名義上是給皇帝審閱,其實就是請白龍王看。
這是一份不一般的奏折,是納蘭羽飛親筆寫的《出師表》,主要内容是訴苦加表忠心,說自己一心為保大宋社稷,卻被奸人所害,不得已才提兵清君側,現在奸佞已逃,為了穩定,自己不顧個人榮辱,毅然退兵,現在元軍南下,京湖缺糧少械,自己身體也不好,竟然熬夜辦公,幾次都吐皿了,卻依然拖着病體率領全軍北上,如果朝廷糧饷跟得上的話,犁庭掃穴,直搗黃龍也不是不可能。
劉骁看的啞然失笑,納蘭賣慘呢,便在奏折上寫下“知道了”三個字,讓王力拿給趙文雅看完送回宮中。
與此同時,錢塘報主筆周密也在閱讀出師表的謄抄件,看得他熱皿沸騰,拍案叫絕,當即命人排版印刷,明早見報。
錢塘報的印刷廠就有兩台蒸汽機,印刷用的是鉛活字,各種字體,各種字号都有,編輯排版,校對之後上頭版,印刷機忙乎大半夜,一大早報童們就聚集在發行點,排隊領取今天的報紙,争取在早餐之間将報紙發放到訂閱用戶家裡。
報紙訂閱戶基本都是臨安城内的達官貴人,報童直接放在門口就行,自有家人按時出來撿起報紙送到老爺桌上,老爺們或者吃早點時下飯,或者在上班的途中坐在轎子裡看,或者到了衙門裡,沏上一杯龍井茶,一邊吹拂着熱氣一邊悠閑的看一上午。
錢塘報雖然是地方報紙,卻發行全國,隻是有些時間差而已,每天的報紙都有三分之一來到錢塘江碼頭或者運河碼頭,通過便捷的水路送到上海揚州建康鄂州重慶泉州福州廣州等地,其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送往北方,作為元朝情報機關的重要信息來源。
報紙已經逐漸取代邸報,成為南朝最快捷全面的新聞資訊乃至國家大事的窗口。
次日一早,劉骁桌上也擺了一份錢塘報。
“大意了。”他拍着自己的腦門,忘記臨安還有一股勢力存在,文天祥等清流掌握着民間輿論,之所以沒把自己罵成董卓,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真的不是奸臣。
這種默契不是靠說出來的,而是靠實打實的行動讓人家信任。
自己先滅了北朝十萬大軍,納蘭就整出這麼個幺蛾子,這是較勁呢。
劉骁正考慮如何應對,趙文雅來了,他是唯三不需要通禀就能直接找白龍王說話的人,因為他的公開身份就是劉骁的副官。
“太師!”小皇帝一臉嚴肅,“鄂王北伐乃國家大事,朕也要盡一份力。”
說着将金簪和玉帶拿了出來,非要在劉骁這裡抵押貸款,換錢捐獻襄陽前線。
劉骁暗暗稱奇,官家很有志氣啊,當即誇贊一番,打發了趙文雅,自己在屋裡轉了幾圈,覺得不對勁,這是有人合夥倒逼自己捐錢啊,又是報紙輿論,又是官家捐物,不用問,此時民間也必定為納蘭的出師表而沸騰了。
他猜的沒錯,中書和樞密院裡的文武官員已經在開賭局,賭白龍王是否會支援鄂王。
中午,禦街旁的一家小飯館,門前站了兩個穿便裝的漢子,松江棉布袍子下面露出的紅色官褲和白底黑靴暴露了他們的身份,這是朝廷給文丞相配的侍衛,丞相大人此刻正和周主筆在包間裡吃冷淘綠豆面。
入秋的天氣還是酷熱,吃一碗冷淘别提多舒心了,文丞相和周主筆是至交好友,最愛在私下裡聊一些國家大事。
相爺,您說這位到底是大忠,還是大奸?”周密一邊剝蒜一邊問道。
文天祥說:“這位進京以來,兩件事讓我覺得是大忠,一,進京不入東西兩府,不幹涉朝政,不安插親信,不任命官吏。”
周密接了一句:“隻顧撈錢。”
兩人哈哈大笑。
東西兩府指的是中書和樞府,大宋朝廷的最高文武管理機關,劉骁進城以來,從未對文天祥的一攤子事兒指手畫腳,連去都沒去過,更别說騰籠換鳥,把自己的一幫人安排進來,這實屬讓文天祥敬佩,換做奸臣,這是必須的步驟啊。
“其二。”文天祥說,“入後宮秋毫無犯。”
這也是值得敬佩的事迹,曆來皇宮大内都是珍藏奇珍異寶和大量美女的地方,權臣進宮,比如董卓那種,不得睡在龍床上,每天換着漂亮宮女侍寝,人家劉骁進宮一不搶珍寶,二不日娘娘,要知道先帝極其的好色,宮裡年輕絕色大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