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決鬥與比武過招是兩回事,若起了殺心,平時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也可能殺死沒有準備的武功高手。
顧慎為沒想殺死蓮葉,所以輸了一招,比武向來不是他的強項。
他被和尚抗在肩上,望着匆匆而過的地面,唯有苦笑,蓮葉腦筋不清楚,跟這個莽僧講道理沒有用,待會見着蓮華,自然能讓對方放自己離開。
左坡精舍曾被死屍所污,僧人們花了不少力氣祓除怨氣,恢複此處的聖潔。
顧慎為已經沖開被點的穴道,自己跳到地面,進入中間的禅房,看到的景象讓他吓了一跳。
虎僧法師的老虎又被找回來了,正像一隻大貓似地躺在地上,張着皿盆大口,多半截舌頭都露在外面。
老虎旁邊端坐着一具骷髅。
骷髅依稀是蓮華法師的模樣,皮包骨頭,看樣子已經圓寂多時了。
顧慎為立刻握住刀柄,蓮葉和尚已經瘋了,才會逼他向死人拜師,講道理是沒用了,隻能下狠手。
蓮葉沒注意到殺手的舉動,跪在師兄身前,恭恭敬敬地說道:“師兄,小施主到了,他願意拜您為師,完成蓮心法師的遺願。”
顧慎為淺吸一口氣,正要出刀,髓髅竟然睜開眼睛說話了,“難,難,難,騎虎難下,進退不得,到底錯在哪裡了?”
饒是顧慎為在死人方面見過識廣,心中也還是一震,一個人瘦成這樣還能活着,實在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
蓮葉忍不住放聲大哭,高高大大的一個和尚,傷心得跟孩子似的,蓮華法師卻是不聞不問,抓起身邊的一張紙,看着上面的紅字,陷入苦思冥想。
顧慎為拉起蓮葉,示意他到外面說話。
蓮葉講述了師兄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境地。
顧慎為用皿水寫出的《死人經》共有兩種讀法,虎僧蓮心已經全部破譯,并留下了若幹注解,蓮華法師按圖索骥,很快也破譯出來,但這兩種讀法都隻是發音,并非經文本意,法師繼續鑽研,頭一千字尚且順利,越往後越費解,最後一千多字怎麼也弄不明白。
法師廢寝忘食地翻閱虎僧留下的隻言片語,仍是毫無進展。
有一天,法師突然向師弟蓮葉忏悔,說自己身為出家人,卻沉迷于外道經文,已落下執念,實是罪人,勸師弟遠離自己,徹夜念誦佛經與《斷執論》,似乎有放棄譯文的意思,可是天一亮忍不住又拿起《死人經》,他稱之為《南柯伐棱》。
就這樣,法師白天譯經,晚上忏悔,不眠不休,硬生生熬成了骷髅一般的模樣。
顧慎為覺得蓮華是個死心眼,要麼專心譯經,不管什麼執念不執念,要麼放棄譯經,一心做和尚,像這樣自己折磨自己,非死不可。
兩人正在房外說話,巡城都尉鐘衡趕來了,他在伽藍内聽說殺手被和尚劫走,過來看看實情。
鐘衡很客氣地跟和尚打招呼,随便聊了幾句,見楊歡沒有麻煩,也就告辭了。
蓮葉不認得巡城都尉,隻當他是普通的香客,并未放在心上,繼續逼殺手拜師斷殺心。
“把法師翻譯的經文拿來給我看看。”
“你看不懂,師兄都破譯不了,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話是這麼說,蓮葉還是回禅房拿出幾張紙來,上面寫滿了小字,顧慎為席地而坐,細細閱讀。
《死人經》的頭幾句顧慎為也知道,“魂升九天,魄落九淵。生者悲苦,死人平安。”接下來也都是四言一句的詩,大意都是亡靈往生的内容,長達三四百字,再往後不再是詩句,而是對劍法的讨論,顧慎為越看越是心驚。
經文詳細論述了修練劍法的秘要,無論是顧慎為的“己死”,還是荷女堅持的“殺生”,都沒有錯,殊途同歸,都能達到最高境界,《死人經》一共有十六種可能的解釋與練法,貨真價實,不像彭仙人那樣硬湊了六十四種武功冒充。
但無論哪一種練法,都以殺人為提升手段,劍法越高,所需要的對手也越強,而且“一年不殺,必傷主人”,長久不殺人,殺心即會反噬,令修練者發狂自盡。
前往“不敗”的道路也是“自亡”的途徑,早晚修練者會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放眼天下沒有敵手,卻必須在一年之内殺死一位不相上下的對手。
顧慎為與荷女都是殺手,劍法也才是初窺門徑而已,暫時還沒有到無人可殺的地步,可是兩人殺人太多,劍法進步很快,反而犯下大錯。
照經文所示,最佳的修練方式是一年殺一人,平穩提升劍法,五六十年後可達至境,即使殺心反噬,也未必喪命。
顧慎為輕聲冷笑,怪不得這本書會被人扔下懸崖,當年創立這套武功的人大概也是心懷鬼胎,他若是将這些提醒明白寫出來放在最前面,估計也沒有幾個人願意修練了,練劍即是為了殺人自保,若是穩妥地一年殺一人,劍法提升極慢,恐怕等不到三五年就會死于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