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西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用小說閱讀器看千萬本小說,完全無廣告
不到一年的時間,西邊的疏勒國已經失去多半壁江山,都城淪陷,王室逃亡,下落不明,基本上失去了反抗能力。
金鵬堡與北庭聯手東進,連滅兩個小國,rì益逼近中原在西域的核心勢力範圍,更大規模的戰争眼看就要全面爆發。
逍遙海四國先後投降,成為金鵬堡的附庸,為了表現忠心,輪番上奏,情願讓出王位,自貶為侯。
一直都在夢想得到真正王号的上官伐,這時卻矜持起來,回絕所有的讓位請求,但每一個人都知道,“獨步王”由江湖綽号變成西域諸王之一,隻是早晚問題。
金鵬堡幾乎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隻剩下一個不起眼的石國。
石國屹立不倒,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它是逍遙海最東面的小國,地狹人稀,不要說在西域,就是與逍遙海其它幾國相比,也屬于弱者。
但是面對持續不斷的圍攻,竟然堅守了八個月,比大得多的疏勒國還要頑強。
石國得以維持**的原因有許多,獨步王的不重視算是最重要的一個,金鵬堡與北庭最重要的敵人是中原,因此主力都在東征西讨,很難再分出兵力南下。
圍攻石國都城由康、沙、惠、安四國組成的聯軍負責,結果令人失望,盡管傷亡慘重,可就是攻不進城牆半步。
幾個月之後,疏勒國之戰已經接近結束,獨步王終于關注到這個南方小國,十分驚訝它竟然還沒有被攻克。
可是與中原的大戰正在籌備過程中,金鵬堡仍然沒有餘力南顧,于是獨步王派出一位将軍和幾十名殺手,指揮四國聯軍作戰。
在新将軍的要求下,各國征發适齡男子,圍城軍隊由初期的兩千餘人,慢慢增長到近五千人。
新将軍仍不滿意,可是從金鵬堡和逍遙海四國都不可能再要到一兵一卒了,于是隻好向烏山裡的部落打主意。
烏山各支部族無意卷入西域紛争,有的委婉,有的直白,全都拒絕出兵。
烏山jīng鐵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金鵬堡在該地一直都在悄悄地安插人手,他們奉命在礦盜與土著之間挑起一場大仗,等到雙方相持不下,都向金鵬堡求援的時候,自然就會派兵參加圍攻石國的戰争,甚至來得及參加與中原的決戰。
這項計劃接近成功,突然傳來奇怪的消息,說是龍王死而複生,從蠻荒之地率領一支大國正向烏山進發,相信的人不多,等到大軍真的到來時,金鵬堡的jiān細們一下子亂了陣腳。
最後,是一名在烏山潛伏多年的刀客想出“妙計”:不與龍王公開作戰,而是“幫助”龍王戰勝部族聯軍,以此取得信任,然後将龍王引向烏山深處,消耗大雪山軍隊的實力,還可以尋機刺殺龍王,那可是大功一件。
這名刀客很聰明,就是忽略了一點,他的yīn謀詭計對礦盜和烏山土著們非常有效,在龍王眼裡卻不值一提。
正是從這名投降的刀客嘴中,顧慎為了解到西域局勢的變化。
石國竟然還沒有投降,這是上天送給大雪山軍隊的又一個禮物,顧慎為慶幸自己當初選擇鐘衡擔任石國丞相。
可眼下的形勢仍然非常危急,烏山綿遠廣闊,進出逍遙海卻隻有一條通道,位于正北方,與安國相連,通道狹窄曲折,一旦被封閉,萬名大軍就會被困在山區,無法重返西域。
顧慎為當機立斷,做出一連串的決定。
華蓋峰族長龍翻雲,帶領五百名jīng選先鋒,由幾名土著作為向導,立刻出發,争取早rì攻取出山要道。
老刀客陀能牙,率領本部刀客以及兩千名士兵,緊随龍翻雲之後。
彈多峰族長龍嘯士統領主力軍隊殿後,穩紮穩打,開辟一條安全的路線,保證與香積之國的連接。
至于烏山部族與礦盜,雙方的怨隙并未化解,對金鵬堡也沒有深刻的仇恨,顧慎為允許他們離開,隻留下少量自願者,充當人質與向導。
交待完一切,顧慎為與荷女輕裝出發,走在最前面,要與正趕往出山要道的金鵬殺手争搶時間。
帶路人是哈赤烈,龍王救下部族聯軍,他很高興有機會還這個人情。
山路崎岖,馬匹用處不大,三人徒步前進,哈赤烈對烏山了若指掌,走的是一條捷徑,雖然更難走一些,還是能節省不少時間。
顧慎為非常急迫,晝夜不停地趕路,即使是按照金鵬殺手的标準,也過于辛苦了些,哈赤烈頭三天還存有競争之心,一聲不吭地堅持,第四天就已經堅持不住了,好幾次眼睜睜地向懸崖走去,都是被龍王拉住。
“龍王……也就罷了,您這位侍衛,可是個女……真了不起。”終于停下休息時,哈赤烈由衷地贊歎,他最敬佩的不是龍王——龍王就該是這樣——而是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