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這絕對是北約從成立以來最恥辱的一天。
随着布卡拉曼加軍事基地的淪陷,駐紮在這一帶的哥倫比亞政府軍與北約聯軍,不得不開始了戰略性後撤。然而在通訊完全中斷的情況下,無論是前線還是後方,想要獲取第一手的情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甚至于某支駐紮在後方的部隊在看到從前線撤回來的友軍後,雙方還發生過這樣一番對話。
“嘿,你們是哪國的部隊?這是去哪兒?為什麼我們一直搜索不到指揮部的信号?”
“意大利XX旅。去巴蘭基亞港。别問了,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
“那我們是繼續守在這裡還是撤退?”
“你問我,我問誰去?”
撤退的命令确實下達了,通過福特号航母戰鬥群的艦載直升機,用最原始的方法,逐個通知到戰線上的各個部隊。然而因為指揮系統癱瘓的緣故,這種通知隻能精确到營級,不可能精确到每一個人。
這也就導緻另一種狀況。
可能A連的人接到命令在某個防區固守,而負責在防區背後策應的B連卻接到了後撤的命令。等負責通知A連撤退的人跑過去,卻發現叛軍的遊擊隊已經殺過來了,雙方激戰正嗨,A連的人還在納悶B連的人去了哪……
從戰略地圖俯瞰下去,北約的防線在短短一天的時間内全面收縮至墨西哥灣沿岸一帶,才算是停止了撤退的步伐,圍繞着巴蘭基亞港口重新布置了陣地。
北約聯軍重新建立了指揮體系,在下發新裝備的同時,為每件裝備都準備了一個金屬套,并且嚴格要求每一位士兵在非戰鬥時間段,将所有裝備都保存在金屬套中。
這是對抗EMP打擊的最原始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原理大概和遊擊隊發給自己人的那個鋼絲球一樣,構建一個法拉第籠,将電磁場整個屏蔽掉。
接近十萬大軍,撤到巴蘭基亞的卻不到六萬人。除了被俘的,和死在了交火中的,還有一部分人可能還在路上,也可能随着哥倫比亞政府軍撤往了波哥大市。
慘敗已經不足以形容這次北約聯軍蒙受的損失。
就在修理班忙着搶修那些從前線撤下來的裝備時候,FARC和摩洛國志願軍也沒有閑着。
北約在布卡拉曼加的軍事基地中留下了大量的裝備和補給,在笑納了這些裝備和補給物資後,摩洛國志願軍與FARC兵分兩路。志願軍翻山越嶺一路向北進軍,将北約聯軍圍在墨西哥灣沿岸。
而FARC則按照江晨的要求,沿着安第斯山脈一路向南,直取哥倫比亞首都,盡快将希門内斯推上總統的寶座,争取早日結束這場戰争。
随着FARC的南下,恐慌的情緒在哥倫比亞西部各大發達城市蔓延開來。
所有人都知道叛軍要來了,但卻不知道叛軍距離自己還有幾公裡,以前他們還能通過推特看到前線發生了什麼,然而現在他們連手機都打不開。
極度依賴互聯網的現代社會,當連最根本的電力都失去後,受到影響的不隻是獲取信息的渠道,甚至連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超市的大門被恐慌的人群擠爆,物價飛漲,本不應該匮乏的物資毫無預兆的緊張了起來,聯合國不得不替北約擦屁股,開始讨論是否向哥倫布議案派出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當然,最恐慌的還是北約諸國。
越是現代化的軍隊,在面臨EMP打擊時的抵抗能力便越弱。雖然各國一直在緻力于研究EMP與反EMP武器,對現有裝備進行“抗脈”處理,然而從EMP武器問世到現在總共也不超過三年,完成這一切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