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衆人的期盼中,聲勢浩大的攀龍山大典,終于徐徐拉開了帷幕。
大典當天,龍空山莺歌燕舞,笙箫齊鳴。擺下了一桌桌珍馐美味,陳年佳釀,連日慶賀。整座山峰,終日酒香缭繞,歌聲不絕,讓山門弟子,仿若置身仙境瑤池中,頗為沉醉。
這一幕景象,縱使王室貴族,也未必趕得上。
時值正午,整個大典的氣氛,達到了最巅峰。而山門弟子的考驗,也随之而來。
“獻酒祭天!”
在掌教諸葛凡的号令下,一個個壯碩漢子,搬着一方大鼎,從山腳一直到山腰,每上一步台階,就倒下一瓢佳釀,等到将大鼎擺放在山腰處的天台上時,整座山峰都缭繞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
這是一種奇異的酒香,主要用的是陳年十裡香,整整七十年酒齡,芬芳濃郁,另外,還添加了極為珍貴的龍涎水。可以說,這滿滿一鼎的酒水,非常得昂貴。尋常人窮盡畢生财力,也未必能夠買得起。
與此同時,一聲聲大喝從山巅傳來,原本禁锢在山巅的陣勢,登時被撤除了下來。
頃刻間,山巅雲霧盡除,一股浩瀚的氣勢,從山巅洶湧而下,将整座山峰都籠罩其中。
“這是天龍威壓……”
感受着浩瀚磅礴的氣勢,喻浩不由得暗暗驚呼。
傳聞,上古時期,曾有天龍降世,在龍空山上踩下了一個腳印,深九丈,方圓數十裡,自此,整座宏偉山峰,全都籠罩在磅礴威壓下。
如今撤除了山巅的禁锢,登時一股磅礴的天龍威壓席卷而下,尋常人等均是兇口憋悶,壓抑地喘不過氣來。
好在酒宴設在山腳下,威壓并不十分猛烈。否則,别說手無縛雞之力的山門雜役,就是那壯碩如牛的健仆,都要匍匐在地,口吐鮮皿。
“内門弟子!”諸葛凡叱喝一聲。
“在!”
登時,總共三十六名内門弟子,從桌前站起身來,朗聲回應。
“準備登頂!”諸葛凡喝道。
“遵令!”
三十六名紫袍弟子,登時紛紛離席,來到山腳台階前,擡頭仰望着山巅。
如今撤除了山頂陣勢,越靠近山頂,威壓将會翻倍增長,想要踏上山巅,非常的困難。
“聽着,山頂隻有十六面錦旗,先踏上山頂者先得,唯有錦旗在手,才能參加擂台比鬥,争奪榮譽!”諸葛凡面色嚴峻,沉聲道:“現在,出發!”
一聲令下,登時三十六名内門弟子,跨步上前,向着山頂邁進。
此番比試,衆人全是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倚仗,相互間也不得拉拽攙扶,中途更不能吞服丹藥。唯有山腰處的大鼎,可以前去暢飲一瓢。其餘的,全靠自身本領。
“喝!”
“沖!”
三十六名紫袍弟子,代表着山門的下一代希望,這一刻,奮然向上攀登,争先恐後。
而接下來,諸葛凡并未落座,又是大喝一聲,“外門弟子何在?”
“在!”
“在!”
五六百人齊齊應聲,回聲如潮。
與内門弟子不同,外門弟子足有五六百名,是整個龍空山的基石。
“攀上山腰,飲得酒水者,重重有賞!”諸葛凡掃視一周,大聲道。
“遵令!”
登時,浩浩蕩蕩的外門弟子,就是瘋也似地向着山腰處攀登。
與内門弟子不同的是,外門弟子的步履非常緩慢,沒過多久,就因為威壓太強,彎下腰來,匍匐前進。稍候片刻,就有人支撐不住,頹然下山。
外門弟子,攀上山腰,飲得酒水,重重有賞!
内門弟子,登上山頂,取得錦旗,方能争奪榮耀!
“掌教,你說說看,此番拔得頭籌者,會是誰?”花青竹眉黛如畫,笑問道。
“估計方瓊最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