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徐雙來說,經曆那麼多次重申,最讓她留戀和感覺溫暖的還是自己的家。
家裡老媽雖然喜歡唠叨,但那是真的對自己好,家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相互算計,更沒有跳不完的各種坑。
有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各種關心,各種愛,希望自己成才,成龍成鳳的願望。
父母之愛無求回報,隻願付出,當然有時候心煩,或者說子女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時候,唠叨幾句其實很正常。
父母唠叨,就證明他對子女不滿意,需要子女改進或者努力的地方。
他們是表達自己擔心的一種方式,徐雙在第一次重生之前,就曾經為老媽的唠叨感到煩惱。
後來長大了,離開家庭四處闖蕩的時候,她才能正确的理解到老媽的感情,并且知道老媽唠叨的正規。
後來她還寫了一首詩,一首類似于打油詩的詩:
小時候,聽見母親的唠叨
心裡發毛,長大後,
聽見母親的唠叨,總是想逃
出來後,想起母親的唠叨
如蜜如酒,到如今
渴望母親的唠叨,魂牽夢繞
記得當時徐雙這首詩還在一本打工文學雜志上發表,并且被編輯配了有文章,對這首詩大加贊賞,覺得他的意義非同凡響。
讀來有一種蕩氣回腸的感覺,難舍家庭的氣氛。
現在想來,當初的自己很幼稚,離開家鄉以後有些無所适從,天天想着父母對自己的好,想着家裡的溫暖,所以好長時間都沒有讓自己從感情的漩渦裡走出來,沒有放下鄉愁這包袱,沒有讓自己輕裝前進。
後來經曆過幾次重生,雖然每次分别依然對家庭念念不忘,對父母感恩戴德,但曾經那份濃濃的離别之情,已經淡了很多。
她無法否認,曾經的自己對家是多麼的眷戀,而經曆過幾次重生,經曆過無數的分離,壓在自己心裡的概念越來越談,父母親人在自己的心中,已經沒有之前的那種濃濃的感覺。
但是對于他老大徐大叔來說,這家夥别看大大咧咧,整天在外面東晃西蕩,其實他對妹妹很好,對家庭也很在意。
隻不過就是手不僅有錢就花了,幫不到家裡什麼忙。
“我說,兒子,你已經老大不小了,現在跟我是姐妹的張阿姨家他們家有個女兒叫小敏,比你小那麼一點,長得很漂亮,我打算把他争取過來做你的女朋友,你覺得怎麼樣啊?”
“女朋友哇,小敏,還很漂亮,名字好像很熟,是不是我認識的姑娘啊?”
聽說介紹女朋友,徐大樹這家夥一下來了興趣,一個老大不小的正常男人,誰不想趕緊弄個女朋友回來嘞?
别說女朋友是媳婦更好,每天晚上暖被窩多爽啊!
于是這家夥趕緊點頭:“媽要的要的,趕緊給我弄回來吧!我有,我肯定就聽他的話了。”
“你又那麼乖嗎?我就不信有了女朋友,你會聽她的話,你現在就像那種什麼?每天晃蕩的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徐雙從老大翻了翻白眼兒,根本不認為他說的話能算數。
但老媽劉彩娟去非常相信的點頭:“兒子,老媽相信你,隻要你有媳婦了,把家為重,别到處晃就謝天謝地了。”